缺 口
------聞小語
人生,總是充滿缺口。有人說,人的一生總要經(jīng)歷無數(shù)波折,無法計算獲得和失去哪個更多,悲歡離合可能就是人生的全部,所以人來到這個世上發(fā)出的第一個聲音就是哭泣。這種感覺令人沮喪。
婚姻也罷,事業(yè)也罷,但凡出現(xiàn)了缺口,世人總要想法子努力填補回來。自然,有些缺口可能很容易就能填補,但是,有些缺口,它存在時你未必發(fā)覺,可是當(dāng)你發(fā)覺的時候,卻已經(jīng)大得你再也無力填補。
記得第一次聽蔡琴,聽她唱《缺口》,感慨萬千。有一種閱盡世事的滄桑。若非經(jīng)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便不會有這樣波瀾不驚的演繹。1984年的蔡琴,因為電影《青梅竹馬》結(jié)識了楊德昌,迅速墮入愛河,一年后兩人喜結(jié)良緣。新婚的蔡琴,以為已經(jīng)找到了完美的事業(yè)和愛情。然而,世事終難料,十年,不過是十年,他們的婚姻便走到了盡頭。一轉(zhuǎn)身,卻原來,時間深處,情感早已千瘡百孔,說不上是亡羊補牢,卻也不想論及誰對誰錯,或許,十年的光陰,起初,之間只是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缺口,只是萬萬料不到,十年的缺口終于積聚成了無法填補的深淵。
在歌里,蔡琴是這樣唱的,“心靈的缺口,用時間去填補。”只是不知道用多少的時間,才能將這樣的缺口填得平。
?
有些缺口,原本并不存在。它的出現(xiàn),不過是因為我們過分追求圓滿。大凡是人,不論職位高低,貧富貴賤,總是夢想自己的人生可以完美無缺。所以,每逢佳節(jié),講的是團團圓圓,新人大婚,說的是幸福美滿。世人總是習(xí)慣比較,即便沒有最好,也希望找到更好。于是,我們的目光很容易聚集在別人身上。羨慕他人的完美,羨慕他人的幸福,這種種的比較和欲望,撕開的卻是自己人生新的缺口。
世間原沒有什么東西是完整無缺的。你擁有財富,卻不一定可以擁有健康;你擁有美麗,卻不一定可以擁有愛情。古龍小說里面有個“花無缺”,文采武功,舉止禮儀,都是完美無缺的。可是他并不快樂,為了他所謂的“完美”,他不能愛所愛的人,做想做的事,所以他失去的更多。事實上,既便是神話里對于天地的描述,也是殘缺多過完滿,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大約填補的便是那個永遠(yuǎn)填充不盡的缺口罷。?
圓滿或許可遇,然而終不可強求。相對于圓滿的短暫,缺口卻是永恒的。更多的時候,我們要習(xí)慣缺口,習(xí)慣獲得的同時也會失去。而接受缺口,也許也是另一種人生的境界。
有一個比喻,說每個人原來都是被上帝咬過的有缺口的蘋果,只是太多的人過于重視蘋果完美的形象,卻忽略了蘋果本身的滋味。其實,人生也不過是這樣的一個過程,苦難和歡樂都是人生的滋味,殘缺也可造就別樣的美麗。蘇軾有詞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磥恚缭诰虐俣嗄昵暗墓湃司鸵呀?jīng)想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