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漢代的一束光
——長信宮燈
看見這盞燈,仿佛能夠看見被它照亮的時代。一位西漢宮廷女子,眉眼細長,臉型圓潤,頭上佩戴巾幗,身穿曲裾深衣,跣xiǎn足而坐。兩千余年,她未曾挪動一步,卻從西漢啟程,帶來遙遠的一束光明。想象著她的溫度,如同感知到久遠的溫暖,光陰長短如燈火明滅。
長信宮燈1968年出土,現(xiàn)存于河北省博物館,是唯一已發(fā)現(xiàn)的人形釭gāng燈。女子左手托底座,右臂寬大的袖管自然下垂,托住托盤成為燈罩。燈盤上立有兩枚遮光片,盤邊設有手柄,開合與轉動間可以控制光的照度和角度。西漢時常用動物脂肪制作燃料,燃燒時黑煙彌漫,氣味難聞,釭燈內部的空腔是漢代人實現(xiàn)環(huán)保的訣竅。燈點燃后,煙隨熱氣流順衣袖進入空腔,溫度下降過程中,煙炱tái便附著在內壁,避免彌散,保持空氣清潔。燈體的組合部件可以拆卸,便于清洗內部。
控制光亮這一尋常的需求,被創(chuàng)造出超凡的精致。在燈盞明滅、煙霧婉轉中,我們見證著前人的心意與考量。時間似光,生命如燭,長信宮燈,帶來靈動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