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雨兒姐姐 微信:602740685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
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后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移忠州(今屬四川)刺史。后為杭州刺史,又為蘇州、同州(今屬陜西)刺史,以刑部尚書致仕。
譯文
草原上的野草長得很旺,
每年都會經(jīng)歷枯萎和繁榮的過程。
野火也無法將它燒盡,
春風一吹,它又生長了出來。
野草的香味遠遠傳來,
陽光下,翠綠的野草通向那荒涼的城鎮(zhèn)。
又送走了親密的好朋友,
這繁茂的草兒也充滿著離別之情。
賞析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guī)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fā)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注釋
1. 離離:繁盛的樣子。
2. 原:原野。
3. 榮:繁盛。
4. 遠芳侵古道:伸向遠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遠芳:牽連一片的草。
5.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綠色連接著荒城。
6.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兩句借用《楚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孫:貴族。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樣子。
背景
這首詩是他在貞元三年(787年)在安徽苻(fú)離所寫,此年他16歲。白居易少年時期家境貧寒,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11歲的白居易隨父白季庚住苻離。他從小刻苦學習,十幾歲就能寫出很好的詩,16歲時所寫《賦得古原草送別》其中的名句后,名揚四海。白居易18歲入長安,以《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謁見大詩人顧況,顧況見其名便笑曰:“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贝x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贝舐曎澝溃捎诘玫疆敃r大詩人顧況的好評,從此進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