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群譚華?2016.06.05?讀鄭委老師珠海小課答疑有感
???文章中老師點評案例。從頭到尾就一個字“我”,從來沒想過媽媽。所有的狀態(tài)下都是自私,都是以“我”開頭。我何嘗不是這樣,有情緒時、難過時,心底萌生出來的只是我如何受傷了,我如何痛苦了。真的想過對方此時的心情,對方受到的傷害嗎?只有從“我”跳出來,與“我”的感受分離開,看見對方的感受??匆娋褪菒?,擁有這份愛,我們看到的是對方這個“人”,而不在關注對方做了什么事。以前,更多是以“我”受傷了,陷入受害者情緒,是對方不好,讓我如此難受,對對方的全是指責、埋怨。在愛與幸福里泡著,慢慢的我們有了內觀自己,改自己會更有方向和力量。
??老師說,最大的自私是期待。對家人表面的無私付出,是期待他們給予我們想要的回報。當回報達不到時候,“我”就開始索愛了,向愛人索,向孩子索,變著法來索,有時甚至意識到是自己在索愛了,但是還是無法自拔。孩子無私的愛著我們,我以為我的愛也是無私的,其實我的愛中深深的埋著我的“要”。我以滿足我的欲望和恐懼為前提,去“愛”孩子,在他幼小的生命里困擾著我的要和怕。這是在傷害一個生命,阻礙生命的正常發(fā)展。只有當我們自己變美好了、綻放了,才能讓家人感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