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日落什剎海”的下半部分,主播Yang和北京市西城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劉介群,穿過銀錠橋,來到了金絲套歷史保護區(qū)。從景點到胡同,從喧囂到寧靜,槐樹、童年、口音、門洞、磚雕、彩繪...一點點,一滴滴進入到百花深處。此外,還著重聊了聊胡同改造和建筑文物該怎么活化利用等問題。本期的另一重點在于劉所長個人的故事,他是如何從門外漢成為文物工作者、又如何因保護文物而傷了腰、為何他見不得下雨?
02:31 看胡同最好的切入點和小規(guī)矩是啥?
05:35 為啥北城人說話音低且慢?
15:38 關(guān)于樹的記憶
21:43 磚雕、彩繪和諧音梗
31:55 斜街是怎么產(chǎn)生的?
38:55 要給文物以尊嚴(yán)
45:50 "文物"騰退該怎么進行?
50:43 "文物"又該怎么商業(yè)利用?
55:19 胡同改造:讓居民也參與“設(shè)計”
65:26 劉所長的故事!
|壯游者|
劉介群:搖滾青年,北京市西城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
|主播|
Yang:此前不識什剎海的一名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