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未滿,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
小滿,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第一次見到這個詞時,便從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種別致的幸福感。
有人說:滿足的狀態(tài)是剛剛好,幸福的狀態(tài)是比剛剛好再多一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不滿,則空留遺憾;過滿,則招致?lián)p失;小滿,才是最幸福的狀態(tài)。
此時的大千世界里,萬物生氣盎然,又從容不迫:麥粒飽滿水稻插,蠶結新繭桑葚熟,菜籽舂油苦菜秀,小滿,期待一場如約而至的雨水,谷物生發(fā),順遂天時。
其實,夏天的這個時候,是最幸福的。
初夏,我們最懷念什么?
古人將四月前后的天氣稱為“麥天”,在北方的蒼茫大地里,四處都氤氳著麥子的將熟之氣。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這股悠長的麥香,那片金黃的麥浪,古樸而又深沉,積淀了無數(shù)祖輩父輩的汗水。
而在南方的小滿時節(jié),雨水漸多,田水漸滿。五代后梁布袋和尚作有一《插秧歌》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佛家之言,飽醮禪意,卻又無不勾起了許多南方人家游水玩鬧的興致:
猶記得小時候,每到農(nóng)歷四月中的傍晚前,河里便會聚集一群光著臀腚的頑童在戲水打鬧,敞著膀子唱詠而歸。只剩那黝黑的皮膚與河面的波粼在殘存的夕陽余暉里發(fā)出閃閃的金光。那時候,網(wǎng)絡未興起,手機還不可觸屏,彩電也只是剛剛普及,但人們的生活卻是充實、幸福的。如今,河水不再清澈純凈,兒時的伙伴也各奔東西,一臺空調、一部手機便能滿足一個夏天。其實,我們懷念的,正是那些過去遺失的美好。
遍野苦菜秀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如果說一首童謠可以把我們帶到回憶里,那么一種味道,就能讓我們在回憶里感懷。食苦菜,為小滿習俗,同時作為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它的味道是充滿歷史厚重感的。
《周書》有云:小滿之日苦菜秀;遍布全國的苦菜,成了這個季節(jié)必吃的蔬菜?!侗静菥V目》說:(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
撇去它的營養(yǎng)價值之高不說,更為重要的是,它用以比附人生之艱,憶苦思甜。
如今,吃進嘴里的苦菜已是調味好的,清涼爽口,不再是往昔的苦飽滋味,于是苦日子便也在咀嚼中分明卻又不那么分明了。
人生最佳的狀態(tài)是小滿
我們常嘆古人智慧之精,如小滿一詞,雖為節(jié)氣,但用于比喻人生,亦為巧妙。古人云: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人若自滿,便難有進步;若不滿,也許是因為人的欲望過大。
《菜根譚》道:;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哲。
趁此大好初夏、小滿時節(jié),檢視自身,以達小滿,方不悔走這一遭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