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多以來,一直在上海,也一直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就是——
我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失去了一種叫生活熱情的東西。
比如我不再對吃的感興趣,以往回上海都把念念不忘的各種美食想辦法吃一吃,此次一點想法也沒有;
比如以前總覺得上海是國際大都市因此各種展覽各種店鋪都要逛一逛,而這次,如果不是家人安排了迪士尼和崇明島的行程,我是可以寸步不出門的,便利店都不去;
比如跟朋友約的從上周六推到這周六,一是因為我和他們時間剛好錯開,再者,我實在不想出門……
白天我的孩子們和弟弟家的倆孩子一起玩鬧,家里熱鬧得好像幼兒園。
我勉強(qiáng)能躲在書房打打字,不過實在不隔音,所以只好又深夜開始錄起了節(jié)目,臨睡前又還要和蚊子以及兩個孩子的睡姿做斗爭……
最大的好處是早上可以睡晚一點,因為不用出門上班。
好像什么都不在意,也不太發(fā)表觀點,總覺得還是需要再斟酌。
我明明是為了休息才回來的上海呀,為什么還是疲倦呢?
我的分享群成立以來一直很熱鬧,每天互動的話題也挺有趣,這周有的跟美食相關(guān),有的跟愛情相關(guān)……
不知怎的,我變成了一個旁觀者,在這些我原本好像都很多話說的主題上。
因為我似乎忘記了什么是食指大動,也忘記了什么是心動。
昨天和娃去迪士尼表現(xiàn)得最明顯。
如果是哪怕五年前的我,去迪士尼之前肯定會充滿斗志做好各種攻略,到了現(xiàn)場呢,一定會不怕艱苦和困難去排隊也會拍各種造型卡哇伊的照片,結(jié)果昨天同去的幾個大人里,連我媽在內(nèi),都比我有戰(zhàn)斗力!
走到腳趾甲疼的是我,走到腰疼的還是我!
帶不動孩子也帶不動自己,玩所有的項目都覺得還好,不怕但也不樂,自己硬撐著帶頭箍拍了張剪刀手就再沒有興趣拍照,只有看到城堡里的真人公主時會由衷感嘆,原來公主是真美??!
離開園區(qū)的時候看到一個盛裝打扮的媽媽牽著兩個雙胞胎女兒的手,兩個孩子目測也就三四歲,都沒有坐車,三個人都神采奕奕,不禁心生敬佩,這才是真正的一拖二啊,而我,相比較而言,弱爆了!
哦對了 ,我還很意外地發(fā)現(xiàn)自己體重呈近年來最低,高興了10分鐘不到就開始懷疑是哪里出了問題,真難,對么?好像怎么都不對……
哈哈,寫了這么多似乎有點低落的特點,你一定儲存了很多話要給我安慰要勸我馬上就要留言了是不是?
我自己來吧,給你個反轉(zhuǎn),你知道這一切都是什么引起的嗎?
認(rèn)真思考了一下,這一切,大概,可能,也許,都是,因為,我——
年紀(jì)大了?。。?!
不是貶義,就是真的,似乎到了不會為什么事和人情緒波動得很厲害的人生階段。
吃過的東西,用過的東西也足夠多了,對任何事物不特別驚奇,不輕易發(fā)出感嘆,打扮和行為舉止也不太好意思再去硬拗少女感,更不用為了討好誰或者害怕誰而去社交。
到了這個階段,顯然做自己比做別人眼中的自己重要得多。
而作為倆孩子的母親,除了前三年的養(yǎng),接下來的教也顯然是我需要投入更多的地方。
都說言傳大過身教,如今的我比過去冷靜、理性、穩(wěn)定得多,對孩子來說,也未必不是好事。
值得特別要注意的,真的就是身體了,逛一天迪士尼就累成這樣,說明定期體檢要做好,日常鍛煉要保持,中醫(yī)養(yǎng)生也要學(xué)習(xí)……
中年人,就過中年人的生活吧,好好活著,才有力氣承上啟下。
回到開頭部分,我所說的失去,應(yīng)該不是生活的熱情,只是,終于跟漫長的青春期告別了,跟沸騰和沖動告別了。
那些過往的喜悅與傷痛現(xiàn)在回憶起來都很美好,就像我鼓勵和欣賞所有的『后浪們』勇敢去嘗試,不斷去突破未知。
而我自己呢,對未來當(dāng)然仍有好奇,雖然現(xiàn)在肩上承擔(dān)的責(zé)任更多一些,起步也就會慢些,但我堅持得也許會更久,所以誰先到終點,也未知。
時間帶走了一些東西也贈予我一些智慧,它們還伴隨著一點尚不明顯的魚尾紋和白發(fā)。
此時的我,還需多沉靜和思考,也喜歡這個當(dāng)下,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報答春光知有處,應(yīng)需美酒送生涯”吧。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