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只青蛙住在爛泥塘里,他覺得這兒不怎么樣。就想把泥潭賣了,搬到城里去住。
于是青蛙在泥塘邊豎起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賣泥塘!
一頭老牛走過來,他看見了泥塘說:“嗯,是這個水坑坑嗎,在里面打打滾倒是挺舒服。不過,要是周圍有些草就好了?!?老牛不想買泥塘,走了。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圍種些草,就能賣出去了。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撒在泥塘周圍的地上。 到了春天,泥塘周圍長出了綠茵茵的小草。
青蛙站在牌子下面,大聲吆喝起來:“賣泥塘嘞,賣泥塘!”
一只野鴨飛來了,他看了看泥塘說:“嗯,這地方好是挺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野鴨沒有買泥塘,飛走了。
青蛙想,要是往泥塘里引進(jìn)些水,就能賣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圍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倒了竹子,把竹子破開,一根一根地接成水槽,用它們把水引到自己的泥塘里來。
等泥塘里灌足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聲吆喝起來:“賣泥塘咯,賣泥塘!”可是他的泥塘還是沒有賣出去。
小鳥飛來說,這里缺點兒樹;蝴蝶飛來說,這里缺點花兒;小兔跑來說,這里還缺條路;小猴跑來說,這兒應(yīng)該蓋所房子;小狐貍說…… 每次聽了小動物們的話,青蛙都想:對!對!要是那樣的話,泥塘準(zhǔn)能賣出去。于是他就照著他們的話去做,栽了樹,種了花,修了路,還在泥塘旁邊蓋了房子。
“賣泥塘咯!賣泥塘咯!”有一天,小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喊道:“多好的地方呀,有樹有花,有草有水,你可以看見蝴蝶在花叢中,小鳥在樹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盡情的游泳,在草地上曬太陽,這兒有通往城里的路?!闭f到這里青蛙愣住了,他想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為什么要賣掉?于是小青蛙不再賣泥塘了。
故事里的青蛙聽取了別人的意見,把泥塘弄得越來越好,到最后能賣一個好價錢。如果我們把泥塘比作自己,剛開始我們不會的東西很多,但是每天進(jìn)步一點點,不斷提升自己,一段時間之后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好。最終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