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考研1分鐘 受眾的權利
2013復旦大學學碩考研真題 簡答題 受眾的權利
【參考答案】
受眾不僅是信息傳播的接受者,新聞傳播活動的主體之一,也是民主政治社會中的公民。作為民主政治社會成員,他們在新聞傳播活動中享有與公民的基本權利相應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受眾的權利主要包括知情權、表達權、名譽權和隱私權四個方面。
知情權,是指公民了解公共事務、獲得和知悉相關信息特別是官方信息的權利。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受眾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新聞傳播媒介,可以接受或不接受新聞傳播媒介傳播的信息,任何人不得強行干涉。新聞傳播媒介是實現(xiàn)受眾知情權的途徑,如果它拒絕承擔這項基本的使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表達權,又叫媒介接近權,是指受眾利用新聞傳播媒介表達自己的意愿、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受眾有利用新聞媒介“說”的權利,也有不“說”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強加干涉。特別是在受到傳媒攻擊或歪曲報道的時候,受眾有權要求媒介刊登更正聲明。
名譽權,是指受眾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新聞傳播媒介不得故意歪曲和捏造事實或者講不該傳述的事實在媒介上公開傳播,使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或者使其本來已經(jīng)低的社會評價進一步降低。
隱私權,是指受眾擁有的對個人的身體或日常生活不愿公開的“隱”的情況和“私”的權利。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受眾必須履行對國家和社會相應的義務,例如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不散布淫穢庸俗的信息及其制品。
批評監(jiān)督權,是指受眾通過和借助新聞媒介對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公共領域內的部門和各項活動依法行使批評建議和監(jiān)督的權利。
【考點解析】
這一考點更多的出現(xiàn)在論述題或案例分析題中,常與其他知識點相鏈接,如新聞法規(guī)、社會責任理論等。伴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進步,新傳事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較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受眾地位的轉變,受眾在大眾傳播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那么,是否會影響到受眾的權利與義務呢?大家在閱讀相關論文和案例時,可進一步豐富受眾這一專題的筆記。
【每日一問】
受眾的義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