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考研1分鐘 麥克盧漢的媒介觀
2012年清華大學學碩考研真題 簡答題 麥克盧漢的媒介觀
【參考答案】
三個著名觀點:1、媒介即訊息2、媒介即人的延伸3、熱媒介和冷媒介
媒介即訊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chuàng)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媒介是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動力,每一種新的媒介產生,都開創(chuàng)了人類感知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傳播中的變革改變了人類的感覺,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社會行為類型。媒介又是區(qū)分不同社會形態(tài)的標志??谡Z媒介(部落社會)、文字印刷媒介(脫部落社會)、電子媒介(地球村),麥克盧漢把媒介作為社會發(fā)展和社會形態(tài)變化的決定因素來看待。
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覺和感官的擴展或延伸。文字是視覺能力的延伸,廣播是聽覺能力的延伸,電視是視覺、聽覺和觸覺能力的綜合延伸。說明媒介對人類感覺中樞的影響。媒介和社會的發(fā)展史同時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綜合”——“分化”——“再綜合”的歷史。史前人:聽覺文化在感覺上具有綜合性,文明人以文字和印刷媒介為主的視覺文化,集中于細節(jié),并把細節(jié)從整體中分化抽象出來??谡Z轉向文字和印刷,實際上擴張的只是從人類感覺的集束中分離出的一種感覺。這種由感覺領域的分割造成的感覺分離,可以推動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的、深層的認識。同時,疏遠其他感覺只重視視覺也會產生情感的分離,使人的總體感覺能力下降?,F(xiàn)代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正在改變文明人受視覺支配的狀況,不僅擴張了視覺和聽覺,由于強烈的現(xiàn)場感和接觸感而擴張了人類的觸覺。現(xiàn)代人正在找回長期失落的“感覺總體”重新回到一種感覺平衡狀態(tài)。
這種觀點不是嚴密的科學考察的結論,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礎上的一種思辨性推論。
熱媒介和冷媒介:
熱媒介:傳遞的信息比較清晰明確,接受者不需要動員更多的感官和聯(lián)想活動就能夠理解。書籍、報刊、廣播、無聲電影、照片。
冷媒介:傳達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時需要動員多種感官的配合和豐富的想象力。漫畫、有聲電影、電視等。
分類存在邏輯上的矛盾。但給我們的啟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各具特點,研究媒介應該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
麥克盧漢理論的意義與局限:
意義:開拓了從媒介技術出發(fā)觀察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視角,并強調了媒介技術的社會歷史作用。
局限:1、他是一位技術自然主義者,理論具有極端性和片面性。把媒介技術視為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唯一決定因素,忽略各種復雜的社會因素的作用。
2、看不到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看不到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他的技術自然主義強調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會性延伸。
3、理論的全部依據(jù)集中在媒介工具對中樞感覺系統(tǒng)的影響上,這一依據(jù)片面的,人具有理性。
【考點解析】
麥克盧漢是傳播學界的傳奇人物,他的理論建構新穎,具有創(chuàng)新性。他在半個世紀前所提出的種種預言,于當今社會逐一實現(xiàn)。在考試中,他的這些觀點也常作為名詞解釋或簡答題出現(xiàn)。除此之外,他的“地球村”、“內爆”等知識點,也需重點關注。
【每日一問】
名詞解釋:麥克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