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佩河
朗誦:清 淺
云將月光撕碎,撒在山峰和幽谷;風將柔情深重,溫暖著瑯琊榆枝頭棲息的黃鸝和山坡上的野菊花。碎銀子般的月光,將出山的路裝飾的如同童話世界里的胡同,幽深而神秘。古道上黑白分明,銀光閃爍。蔚然深秀的瑯琊山有太多的秘密,惹得千古無數(shù)文人墨客流連忘返。
韋應物任滁州刺史已年近五十,可瑯琊山水使其柔情深重,政務之余瑯琊山是他最好的去處,瑯琊山水換起了詩人的情懷。雖然在滁生活僅三年,可他一生的詩作有五分之一是寫滁州的,因為瑯琊山水融化在詩人的心里?!皩以L塵外跡,未窮幽賞情。高秋天景遠,始見山水情。上陟巖殿憩,幕看云壑平。蒼茫寒色起,迢遞晚鐘鳴。意有青夜戀,身為符守嬰。慎言緇衣子,瀟灑林中行?!彪m有清夜之戀,但為職事牽繞,無奈何“白云埋大壑,陰崖滴夜泉。應居西石室,月照山蒼然?!币酪啦簧?、流連忘返,踏著月光而行。
歐陽修也是如此呀!他游瑯琊山,都將車馬留在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長松得高蔭,盤石堪醉眠。止樂聽山鳥,攜琴寫幽泉。愛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牽。歸時始覺遠,明月高峰巔。”
詩人寄情瑯琊山水,豁達樂觀,佳作連篇,為后人留下了無價財富,賢達墨客各領風騷。蘇東坡都說“教得滁人解吟詠,至今里巷嘲輕肥。君家聯(lián)翩盡卿相,獨來坐嘯溪山上。”
無數(shù)詩人是“延眺不知歸路晚,翩翩襟袖滿煙霞。”可瑯琊山的月光最知這些文人墨客,無私的將銀光灑下,萬里天如水,照亮著出山的路。聽,有那追憶先賢游興仍濃的騷客,又在醉翁亭中即興吟詩:“放懷把酒寧辭醉,率意能詩不用刪。藜杖莫言歸路晚,峰頭明月照人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