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本書,是為什么而寫的?本期特別節(jié)目,跳島FM的主理人貓弟拉來好朋友媒體人羅小花,向入圍本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決選名單的兩位作家周愷和鄭執(zhí)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說少年時代的寫作大多是由荷爾蒙驅(qū)動的夏日情愫和生猛想象,處女作之后,青年作家則要面對更多更加棘手的問題:是繼續(xù)挖掘個人經(jīng)驗,還是轉(zhuǎn)而尋求別的靈感來源?是寫長篇還是中短篇?要不要去影視行業(yè)做編劇賺快錢?是追求“純文學理想”,還是去類型小說的世界里放手一搏?
本期節(jié)目里,我們和周愷、鄭執(zhí)聊了聊嚴肅文學和地攤文學的界定,也聊了聊方言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意義,但在這些“大問題”之外,聊天中最動人的幾個細節(jié)依舊關(guān)乎那些最核心的問題:女孩扭開的汽水,地鐵禿頂大哥的眼淚,仿佛印在讀者臉上的文字……在摸不到邊的黑暗中,我們永遠需要一個講故事、寫故事的人,幫助每個人以共同的閱讀連接彼此。
本期節(jié)目由跳島FM和第四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聯(lián)合呈現(xiàn)。寶珀理想國文學獎由瑞士高級制表品牌寶珀與中國頗具影響力的出版品牌理想國共同發(fā)起,旨在發(fā)掘和鼓勵45歲以下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本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的主題是“愿你道路悠長”,評委團成員包括阿來、格非、李宗盛、梁鴻和馬家輝,評選結(jié)果將于10月底的頒獎典禮現(xiàn)場公布。
【本期嘉賓】
周愷,1990年生,樂山人。出版有長篇小說《苔》,短篇小說集《偵探小說家的未來之書》《少年、胭脂與靈怪》。
鄭執(zhí),1987年生,沈陽人。19歲出版長篇小說處女作《浮》。2007年至今出版多部小說,代表作有《生吞》《我只在乎你》《仙癥》等。
【本期主持】
貓弟,跳島FM主理人,豆瓣小組「手機櫥窗計劃」發(fā)起人。
羅小花,文化記者,任職于澎湃新聞。
【時間軸】
02:54 談談入圍作品:寫完之后就放下了包袱
11:04 地震前的那個下午,暗戀的女孩看到自己的情詩
12:38 十九歲的處女作就被盜版大賣,是一種什么體驗?
22:32 嚴肅文學的盡頭是地攤,地攤文學的盡頭是嚴肅?
39:45 地鐵的眼淚、雨夜的風衣……那些支撐自己寫下去的瞬間
51:51 再談地方寫作:是增添了抽象生活的實感,還是固化了創(chuàng)作者的標簽?
【節(jié)目中提到的作品】
賈平凹 《廢都》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居斯塔夫·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格雷厄姆·格林《命運的內(nèi)核》《布萊頓硬糖》《與姨母同行》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
余華《河邊的錯誤》
孫一圣《夜游神》
錢鐘書《圍城》
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
孫頻《鮫在水中央》
陳春成《夜晚的潛水艇》
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
【出品人】蔡欣
【主理人】貓弟
【節(jié)目編輯】何潤哲 黃魚
【后期制作】AURA.pote
【音樂】 AURA.pote - 就這樣跳來跳去
【視覺設計】孫曉曦 王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