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書這件小事》
長期悄悄關(guān)注著初戀的微博,千年一遇的更新一下,從朋友那兒聽說,她應(yīng)該過得不錯。
今天心血來潮去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清明節(jié)的時候更新了一條:翻出這些高中的情書,看完以后還是哭了,不管結(jié)局如何,我想高中時候的他是真的喜歡我的吧。終于下定決心燒了,祭奠最美好的初戀,死去的愛情。然后照片是一堆被燒毀的信紙。我盯著電腦發(fā)愣了好久,青澀的回憶像泉水一樣噴涌而出...
迄今為止我寫過三回情書,她是我的第一次,也是最熾烈單純的一回。我從沒想過有回復(fù),也從沒想過會跟她交往,我早知道我們不是一類人。她是我小學(xué)初中的同班同學(xué),一直沒什么交集,高中的她經(jīng)常全校第一,清高驕傲。而我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多愁善感,困在自己的小世界郁郁寡歡。我說不出來是怎么喜歡上她的,也許只是因為一次偶然的公車閑聊,她那顆好吃的話梅糖。
前些日子看到友鄰一條狀態(tài):喜歡上一個人是什么感覺?最原始的感覺大概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她,只是一顆話梅糖,于我卻更像一種施舍和鼓勵??傊髞砦爷偪竦貙懫饋砬闀瑥膩矶际悄涿?,一個月一封,偷偷塞到她班級的信箱里。每次寫信寄信的時候,我都覺得活著特別美好,喜歡一個人的感覺特別美好。就這樣,持續(xù)了一個高三,每次寫情書我遍尋古今中外各路名家情詩。
每周六晚上,在臺燈下小心翼翼地抄寫自己反復(fù)確認的原稿,一字一句認認真真寫作精心挑選的信封信紙上,偶爾會放點花瓣,像禱告一樣虔誠地擺放好。偷偷想著她收到信后的神情。于最初的我而言,愛情更像是一種神圣的儀式...我以為這是一個秘密。
高考完得到成績那天我接到一個電話,喂了半天正要掛。
對方說:我一直知道是你。
我一驚,是你。
你要去哪個學(xué)校?
我說本地的X大。
那邊,道:謝謝你的信。其實你很不錯的,我也沒有你想得那么好。而且我已經(jīng)報了外地的大學(xué)。我笑笑,挺好,你本來就很優(yōu)秀。所以,那邊顯得欲言又止。我知道,我沒有多想什么。我說。
有時候喜歡上一個人開始,就已經(jīng)失戀了 沒有告白 沒有牽手 沒有擁抱 沒有 統(tǒng)統(tǒng)沒有,而我卻覺得愛了好久,好像我出生開始就一直愛著這個沒有什么交集的人。
至于后來的故事,已經(jīng)錯過了對的時間重新遇到對的人,于我,是殤,于她,是傷。寫給她那么多情書里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始終聶魯達那句: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樣。
絕望而驕傲。
在日本第一年的平安夜晚上,我打開郵箱發(fā)現(xiàn)一個蘋果和一封信:你好,我其實不太認識你,你也肯定不認識我,只不過那天學(xué)校一起活動,你站在鴿子群中,穿著我喜歡的白襯衫,隨風擺動,鴿子飛舞,逆光的背影。只為這一刻的心動,我想說寫這封信的時候,我是喜歡你的。祝你平安夜快樂。
我站在郵箱前讀了一遍又一遍,手拿著蘋果不舍得吃。那一刻,我終于明白曾經(jīng)收到我情書的姑娘說的那句謝謝并非只是敷衍。
我想好好對這個人說一聲謝謝,可惜最后我都不曾知道是誰。
生命中會遇到那么多心動的人,我們能抓住的少之又少,有時候覺得是愛吧,有時候又覺得只是單純的欣賞。而情書的存在比起傾慕,更多像是一種自戀,自戀那個多情又憂郁的深夜,清澈而激動的青春悸動。
情書是愛的刺青,刺在回憶深處的心動瞬間。曾經(jīng)為你寫滿那封相思的信啊,再也不會變成我心里那道輕快而憂傷的水印。偶爾會覺得,我們好像有一樣的重要的東西要去尋找,但卻忘了是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去尋找。 我們忘了曾經(jīng)為什么新鮮,為什么而興奮,為什么而孜孜不倦的去尋找,去失眠…
如果我真的愛過你,我就不會忘記,當然我還是得不動聲色地走下去,說,這天氣真好,風又輕柔,還能在斜陽里疲倦地微笑。說,人生真平凡,也沒有什么波折和憂愁。
文/小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