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正在輸入……
李娜
我認識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有一天她悠悠地跟我說,自己已經(jīng)5年沒有戀愛了。我很詫異,因為她是那種很喜歡社交的女孩,ins上曬著各種華服美食、觥籌交錯的照片。
照片上她化著精致妝容,眼神閃爍,猩紅色指甲和紅唇一樣妖嬈熱烈。
很難想象,這樣的女孩子,竟然5年沒有戀愛。
“5年了,我在等一個結論。上個月他結婚了,我終于可以告訴自己,他不愛我。我終于等到答案了?!?女孩念書的時候喜歡一個學長,他是萬人迷型的,功課優(yōu)異,學生會主席,永遠穿著一絲不茍的白襯衫,對人有著忽遠忽近的冷漠疏離。女孩為這樣的氣質(zhì)著迷,從此他成了她心里越不過的高山,霧氣蒙蒙的海市蜃樓,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情結。
她表白過,糾纏過,氣若游絲地放棄過。可是呢,他的姿態(tài)是,短信里永遠不拒絕不回應,見了面照常禮貌而周全,給她留有幻想的余地。
她在無數(shù)個鉆心噬骨的深夜里,流著眼淚對著冷光森森的手機屏,寫了刪,刪了寫,發(fā)送鍵按出去,心跳到了嗓子眼,每隔2分鐘看一次手機,多么希望對話框里出現(xiàn)“對方正在輸入…… ”,可是就像水滴匯入河流,石頭沉入大海,永遠沒有回應。
女孩說,她最恨他的不回復。哪怕是拒絕,是嘲笑,是謾罵,她都會好過一些。
感情里最可怕的事,不是爭吵,不是拒絕,而是沒有回應。
因為沒有回應,這段感情在她心里變成了“永遠未完成”,變成了執(zhí)念。她從等待一個開始,變成了等一個結論,一個自己對自己的交待。
有一種幸福叫“對方正在輸入”。
那年我參加一個旅行團,車子行駛在青藏高原,一行人沉醉在壯美的雪山和湖泊面前,紛紛舉起手里的長槍短炮拍攝,大聲地表達著贊嘆。
我注意到一位50幾歲的阿姨,對著手機那頭的人,輕聲聊著語音,臉上漾著甜蜜。她說,“如果你也在該多好?!?跟阿姨聊起來,她說她很喜歡旅行,可是老公工作太忙,一年要飛十幾個國家,難得的幾天休假只想在家里看看書,煮煮飯。他無法陪她旅行,但是每一次都會對她說,“去玩吧,開開心心的。隨時發(fā)消息給我?!?他們堅持著半糖主義,分開旅行,可是我忽然覺得,那些婚姻幸福的夫妻,不一定要時刻甜膩,有著共同的愛好,看著一樣的風景。
他們或許靈魂有著不同質(zhì)地,但是能夠在同一間水泥磚瓦里,攜手走過生活的瑣碎紛繁,應對掉一個個危機,彼此依然有深沉愛意,最重要的是:有情感的流動和情緒的呼應——
他講的笑話一點都不好笑,可是你回應了他,而不是冰冷地走掉;
她拿不定主意背哪一只包包,你覺得其實看起來都一樣,可是你回應了她,而不是覺得她煩人又矯情;
她發(fā)一條消息給你,只是告訴你天氣真好,你回復了她,而不是覺得無關緊要的事,工作時間勿擾。
有人說,婚姻里最毒的伴侶,不是出軌的那種,而是習慣逃避的。當兩個人有了沖突,一方總是冷漠地逃跑,另一方只能變成一只老虎,不斷要“回應”。
深以為然。
心理學家也說過,無回應之處,便是絕望。
我們常常在親密關系中感到孤獨,即是源于情緒得不到回應,情感得不到滋養(yǎng)。
父母拼命賺錢買學區(qū)房,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是卻常常在孩子興高采烈講一件事情的時候,一盆冷水潑下來,孩子學會了閉嘴,從此也在心里關上了一扇門。
丈夫努力工作,換更好的房子車子,可是卻常常在和妻子發(fā)生沖突的時候,習慣了逃跑,彼此冷戰(zhàn),雙方都如同墜入無底深淵,一片空曠沉寂,陷入破碎、空虛和死一般的絕望感。
其實最好的愛,不是付出,而是回應。
多年前王志文接受朱軍的采訪,朱軍問他,想找個什么樣的人結婚?王志文說,想找個可以隨時說話的。
一句話,道盡太多婚姻里的孤獨。
你也有過這樣的時刻吧?夜很深了,忽然莫名地情緒低沉,心里難過。你自己都覺得有點矯情,一切都挺好的,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事發(fā)生,可就是沒來由地,難過了。
你想搖醒枕畔的人,告訴他你心里的感受,可是你看著熟睡的他,不確定他會給你一個擁抱還是一句怨懟。
你想發(fā)一個消息給手機那頭的人,可是短信編輯了半天,怎么都覺得不妥,你不確定會不會打擾到對方,不敢肯定他會不會回應你。
你終于明白,最深的孤獨不是沒有人陪,而是明明他在身邊,你們的心隔著千山萬水。
如果有一個人,可以接納并回應你所有的情緒,他不需要做什么,只是陪著你體會當下的難過。你發(fā)一個消息給他,總能看到對話框提示說,“對方正在輸入”,或許,這才是最溫暖的關系和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