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明白了為什么許多人小時候,要被家里人逼著學(xué)鋼琴,學(xué)芭蕾,想要離高雅的境界更近一點(diǎn)。
那不是名牌裝扮出來的,而是心氣的凝結(jié)。
因?yàn)橐娺^了優(yōu)雅,就怕極了孩子活得像自己一樣庸俗。
嚴(yán)歌苓在《波西米亞樓》里講了自己身處異國公寓的故事:“房東太太60歲左右,常把‘庸俗’掛在口上,有次問她的‘庸俗’定義何在,她說:假花固然是一種庸俗。但對我來說,庸俗是一個人開輛豪華奔馳車,但連買本書的錢也花不痛快?!?
60歲的老人,尚且不愿讓自己過得太俗。
“油膩的中年男人和乏味的中年婦女”,終究不是人們想成為的樣子。
在無聊的生活當(dāng)中,時刻警醒自己,做一個精神世界富足,與人為善,誠懇待人的人,是每個人的終身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