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世界有什么
文|梁文道
當它們一連花上好幾個鐘頭望著陽光中飛舞的塵埃,它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萊辛的書不容易讀,它不是那種引人入勝的情景小說。萊辛比較復雜,她的文字很簡樸,里面思考的空間卻很大。如果要選一本書,可以比較輕松地進入萊辛的世界,不妨看看這本《特別的貓》。
很多作家都喜歡貓,有的甚至達到癡狂的程度。萊辛就是如此,她一輩子都在養(yǎng)貓。但是從這本書可以看出,她對貓的感情沒那么簡單,甚至很不同凡響。一開頭她講的不是如何愛貓,而是怎么殺貓。
萊辛從小在非洲長大,家里經(jīng)營農(nóng)場。為了解決老鼠問題,他們養(yǎng)了很多只貓。問題是那時候沒有結扎技術,貓越生越多,多了就野了,甚至反過來吃掉家里的雞。于是他們開始屠殺貓,她清楚地記得自己怎么拿槍去獵殺它們。她父親也大規(guī)模地處理那些新生下來的小貓,一窩一窩地殺掉。到了中年她還有一個經(jīng)驗,就是拿一瓶威士忌,一只一只地灌那些眼睛還沒有張開的小貓,直到灌死為止。為什么要寫這些事呢?萊辛說她想表現(xiàn)一種狀態(tài),小時候在非洲,任何動物都在人的身邊來來去去,人們理所當然地全盤接受。若是它們突然失去蹤影,也不會有人去解釋或提出詢問。這是人與貓相遇的最原始、最自然的狀態(tài)。
她還說,那時候家里的貓時常會被外頭的野貓誘惑,那些野貓圍著農(nóng)場的籬笆叫個不停。家貓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原來有些貓不像它們這樣生活,有時候就會被誘惑著離開家園。這讓人想起杰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也是講一只家養(yǎng)的狗被野狼誘惑出去,回到了野犬狀態(tài)。
但是這本書最終從野蠻回到了文明。萊辛后來越來越愛貓,甚至開始迷上它們。她提到一只叫“灰咪咪”的小貓,“她”從小就知道自己很漂亮很可愛,總是隨時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就像一個除美貌之外毫無特色的小女人,喜歡對著某個隱形鏡頭調整自己的儀態(tài)。
萊辛把貓寫得像人一樣,但貓始終是貓。我們常常習慣于把寵物擬人化,把它們當成朋友,跟它們訴說心事??墒悄憧倳谀硞€時候發(fā)現(xiàn),它們終歸是屬于另一個世界的生物。當你和它的眼神接觸時,你真的了解它的世界嗎?
很多養(yǎng)貓的人都會注意到貓的一個特點,它們常常對著一個地方發(fā)呆,甚至花上好幾個鐘頭去觀察它們不熟悉的事物。比如人在房間里鋪床、掃地、縫紉、編織或者打包行李,它們都很愛看,可是它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在我看來,它們所看到的東西跟人類想的并不一樣。當它們一連花上好幾個鐘頭望著陽光中飛舞的塵埃,它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因為動物和我們很接近,我們能夠把它們擬人化,但它們終究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那個世界里到底有什么,誰知道呢?
——————————————————————————————————————
一條圍脖…愛吃糖的陳懷安;
一個溫暖的小窩…公眾號 懷安歲月;
還有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