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茶經(jīng)》的作者,陸羽在今天是家喻戶曉的茶圣。然而事實上 “茶圣”一詞用來形容陸羽,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成為主流。在更漫長的時期里,陸羽往往和“茶神“這個稱呼相綁定?!安枭瘛焙汀安枋ァ敝g,雖然僅有一字之差,卻暗示了一千多年來,茶文化在內(nèi)涵上所經(jīng)歷的天翻地覆的變遷。
按照文明分層理論,“神”是初級文明的產(chǎn)物。在蒙昧時代,人們認為自然現(xiàn)象的背后,都有一個人格化的形象掌握它們的權能。人們渴望神力來關照茶農(nóng)的種植、茶商的生意,于是就誕生了“茶神陸羽”。
而圣賢的概念,只有更發(fā)達的文明才能孕育,它是智慧和品格的化身。如果把茶視是做一種文化,視作我們傳承文明、連接世界的載體,那寄托著知識和價值觀的“茶圣陸羽”,才是更好的代言人。
所以 “茶圣”作為中國茶的品牌形象,背后其實不是陸羽一個人,而是一千年來層層累加的文化結晶。本期節(jié)目,我們將為大家解讀陸羽為何在公元780年這個的時點,成為恰逢其時的 “茶神” ,又為何在新中國成立的時點成為恰逢其時的 “茶圣” ;以及在這一千年里所形成的“茶文化”的底層邏輯 —— 也就是以百丈禪師、趙州和尚為代表的僧侶群體;以盧仝、白居易、蘇東坡為代表的文人群體;和以宋徽宗、乾隆為代表的帝王群體,如何從各自的角度,為茶的世界注入超越一般飲料的精神內(nèi)涵,共同建構了中國 “茶圣” 這個美好想象。
內(nèi)容包括:
02:20 茶人、茶神、茶圣:三個符號折射三種對茶的需求和想象
10:38 “難從陸羽毀茶論”:茶文化最重要的建設者為什么要毀茶?
18:01 從景帝貢茶到李白茶詩:陸羽前的“茶之事”
21:28 “楚人茶經(jīng)虛得名”:同期知識界為何吐槽陸羽虛有其名?
27:43 禪宗頓悟法門徹底改變?nèi)藗儗π扌小⑹澜绾筒璧睦斫?37:24 君子遠庖廚:古代知識分子絕少親自動手泡茶
40:21 歌舞伎樂、晝夜相歡:白居易營造美好的人間茶生活
46:00 茶是開悟高僧的教學道具:三段和茶有關的禪宗公案
61:21 另一位茶圣:盧仝為茶注入心憂天下的圣賢思想
68:47 蘇東坡:全能文化冠軍,整合古代自相矛盾的茶理念
80:59 徽宗建立的中國茶品牌,千年后依然讓日本肅然起敬
89:48 乾隆皇帝和航海時代:到底是誰讓茶走向國際?
108:31 為什么說茶禪同味?滿足大腦的幻夢,也指向人心
- 制作團隊 –
美術設計 子鶴
后期制作 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