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找丟失的東西,有人在找自己心里的一種平衡,有人在尋找自己”
孟京輝X黃湘麗的第四部獨角戲《狐貍天使》最近在上海大劇院上演了。本劇靈感來自于彼得·漢德克的詩歌《童年歌謠》,也有布萊希特、里爾克等人的影子?!瓣柟庀碌纳?,不是一場幻夢嗎?我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不是面前這個世界的幻象嗎?”從詩歌和文學中走出了天使,通過五個互不相關(guān)卻又藕斷絲連的寓言故事俯瞰并觀察著人間。
本期節(jié)目請到了戲劇教育從業(yè)者、空椅子劇團團長阿九,和我們一起聊聊這部劇的觀后感。既有對舞美、表演、影像、劇作的評論,也有對孟京輝戲劇特性的思考。距我們第一次看孟京輝的戲劇已經(jīng)有整整十年了,但《戀愛的犀?!分械呐_詞依舊言猶在耳,你看過孟京輝的話劇嗎?有哪些臺詞曾經(jīng)觸動過你嗎?
【主播】
雅各布,不知名文科生,文化產(chǎn)業(yè)從業(yè)者
【嘉賓】
阿九,戲劇教育從業(yè)者,空椅子劇團創(chuàng)始人
【主要話題】
00:00?本期有話劇《狐貍天使》劇透
02:30 《狐貍天使》演員、劇情及其他
05:20 這部戲怎么樣?值得推薦嗎?
06:53 舞臺上的球、樹、羽毛、光
14:01 最愛的一段:長觸角女孩和撞車女孩
19:13 戲中有漢德克、布萊希特和里爾克嗎?
23:00?黃湘麗的表演真的很強!
28:05 我看過的孟京輝戲中第一段長影像
31:51 為什么孟京輝的評價會這么兩極分化?
【彼得·漢德克《童年歌謠》】
當孩童仍是孩童,
愛在走路時擺動雙臂,
幻想著小溪就是河流,
河流就是大川,
而水坑就是大海。
當孩童仍是孩童,
不知自己還只是孩童。
以為萬物皆有靈魂,
所有靈魂都是同一的,沒有高低上下之分的。
當孩童仍是孩童,
尚未有成見,
沒有養(yǎng)成習慣;
愛在座椅上交叉雙腿,
想到什么就突然跑出去,
頭發(fā)打著卷兒,
照相時從不特意擺表情。
當孩童仍是孩童,
愛提這些問題:
為什么我是我,不是你?
為什么我在這兒,不在那兒?
時間從何時開始?空間在何處終結(jié)?
陽光下的生命,不是一場幻夢嗎?
我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
不是面前這個世界的幻象嗎?
鑒于惡與人的事實,
真有惡這回事嗎?
為什么,我這個人,
在來到人世前并不存在?
為什么,我這個人,
總有一天不再是我?
當孩童仍是孩童,
嘴里塞滿菠菜、青豆、米餅,
還有蒸菜花,難以下咽。
現(xiàn)在,也吃這些,卻不再是因為被迫所以去吃。
????
當孩童仍是孩童,
睡在陌生的床上,也許偶爾會醒來一次;
現(xiàn)在,只會徹夜難眠。
那時,許多人看上去都很美;
現(xiàn)在,美麗的只是少數(shù),全憑運氣。
曾經(jīng)能清晰地看見天堂的樣子;
現(xiàn)在,至多只能猜測。
曾經(jīng)無法想象虛無為何物;
現(xiàn)在,空虛讓他害怕。
當孩童仍是孩童,
在玩耍時積極熱情。
現(xiàn)在,仍然積極熱情,
卻是在攸關(guān)飯碗時才如此。
當孩童仍是孩童,
對他來說,蘋果、面包,就能吃飽。
甚至現(xiàn)在,也是這樣。
當孩童仍是孩童,
手里抓滿了漿果,并且滿足于滿手的漿果,
現(xiàn)在,依然如故。
生核桃會把舌頭澀痛,
現(xiàn)在,澀痛如故。
站在每一座峰頂,
向往更高的山峰;
置身每一個城市,
向往更大的城市;
現(xiàn)在,向往如故。
夠到最高枝條上的樹果,興奮異常;
現(xiàn)在,興奮如故。
面對生人,羞赧怯懦;
現(xiàn)在,羞怯如故。
一直期待第一場雪,
現(xiàn)在,期待如故。
當孩童仍是孩童,
把大樹當作敵人,拿木棍當標槍,投向大樹。
現(xiàn)在,它還插在那里,振顫不已。
【參考鏈接】
黃湘麗:九年堅持4000多個小時成就了另一種“女王”
https://www.douban.com/note/617804841/
狐貍天使丨她在每晚的夜空中穿行
https://www.douban.com/location/drama/review/13175206/
《狐貍天使》孟京輝X黃湘麗的獨特戲劇實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762525
狐貍天使為什么這么蠱?問孟京輝!
https://mp.weixin.qq.com/s/5p7rfkT406j-a_jZ0ow0XQ
為什么對孟京輝的評價,褒貶的兩極分化體現(xiàn)得十分明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074282/answer/50794266
【音樂】
Intri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