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幾許?
蝶戀花
【北宋】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庭院深深深幾許”這句詩很洗腦,任誰聽了一遍必定都會記得。
這是一個大戶人家的院落,柳樹濃密,遍植花草,春意正濃。她坐在秋千上,一個人,蕩來蕩去。因著秋千蕩不高,她的鞋子在秋千下的花叢中留下了長長的痕跡——花殘草折。
有淚滴落在殘花間,無端生出一種凄美。
她低頭看了腳下的一片殘敗,絲毫沒有憐惜之意,用力踩著那些凋零的花瓣,鞋子在地上摩挲著,左轉(zhuǎn)一圈,右轉(zhuǎn)一圈,一遍又一遍,仿佛能把這樣無聊的事做出新意來。
她在發(fā)泄。
發(fā)泄有幾種形態(tài),有人瘋狂吼叫,有人暴飲暴食,有人傾訴殆盡,有人肆意狂奔,有人悶聲不語……以上幾種,最可怕的不是瘋狂,而是不語。
她在無聲的發(fā)泄。
她抬頭,只有一層一層的屏障,視線無法到達這府邸的盡頭,她一直都知道。她苦笑,自己竟然還期望著能看到想要的東西,真是可笑!
爹爹建造的這座府邸,本就存了隱秘的心思,屏風一個接著一個,簾幕數(shù)不勝數(shù),高樓筑起,深藏庭院。外人怎會知這里的別樣風情?就像她一樣,她又怎能想象得出外面的市井小民?
庭院深深深幾許?哎,不過一只囚鳥罷了。
失明的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天失明,另一種是后天失明。后天失明的人往往更痛苦,因為他們見過過去的太陽,得到了再失去,永遠比從未得到更令人痛苦——她想。
她就是那個得到了再失去的人。
幼時有佳人,“玉勒雕鞍游冶處”,他一身錦繡,他鮮衣怒馬,他玉樹臨風,他壯志凌云,他是她的全世界。
他們也有過承諾,頌過《上邪》,說不完的情話,約定了一輩子的情意綿綿。說好的一輩子,少一天都不行。
他們曾如此相信命運,相信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可能分開,他們也曾沉浸在甜蜜中無法自拔,可是終究不過是飲鴆止渴。
喝下自己親手藏下的毒,眼睜睜看著自己穿腸肚爛。
她的視線剎那間變得透亮,好似真的穿透了這幾十層厚障壁一樣,穿透時間的滄桑,她又回到了兒時,無憂無慮的兒時。
少女拉著少年的手撒嬌,“哎呀!蝶哥哥你不要走嘛!留下來陪我玩嘛!”
少年有些無奈:“阿花,我沒說要走??!那邊花開得好,我想給你摘幾朵?!?“真的嗎?”少女的眼睛亮了,仿佛黑夜中的星辰。
少年有些眷戀地看著那雙眼睛,突然笑道:“哈哈,騙你的。那邊哪兒有花?”
少女的眼神黯淡了些,揮舞著拳頭打他,“你這個大騙子!我不要和你玩了!我要告訴爹爹去!”說罷,她轉(zhuǎn)身作勢要跑。
少年突然驚呼:“別動!你背上有蟲!”
少女瞬間僵住,猶如一尊雕像,帶著哭腔問:“什么蟲?什么蟲?”
少年拍拍她的肩,繞到她面前,故作嚴肅地說:“大概這么長、這么寬,綠色的,有很多腳?!边呎f邊用手比劃。
少女嚇得呆了,顫抖著聲音說:“蝶哥哥,好哥哥,求你幫我把它弄走吧!求你了!”
少年看著她可憐巴巴的眼神,實在憋不住了,撲哧一聲笑出來:“哈哈,阿花,你怎么那么好騙吶!”
阿花氣得不想說話了,扭過頭去,再也不理會少年。
少年哄了半天,認定了阿花是不打算理他了,拿出藏在手心許久的草編的戒指,不顧阿花掙扎給她戴上,舉起右手,四指朝天,大聲道:“從今往后,我不會讓阿花難過,我也不許任何人讓阿花難過!”
她突然笑出聲來,如同當年那個破涕為笑的少女。
真希望一切都還沒變。
她盯著眼前的屏風,良久,拔起地上長得最長最好的一根草,繞出一個草戒指。
她還是她。
她撫摸著那個戒指,聽聞耳畔風聲呼嘯,風乍起,沒曾想,是這樣大的風,大到能將往事湮滅。
她把戒指掐斷了。
再大的風,也會有風平浪靜的時候;再癡情的愛,也會有結束的那一天,不是嗎?
淚滴落花田,無人回應,花亦不語。
風停了,靜極無聲。
他不會回來了。
他們之間,恐怕是真的結束了。
就像這場突如其來的風,來去匆匆,不留一絲痕跡。
庭院深深,亂紅依舊,我希望少女的名字是花,少年的名字是蝶,因為它叫《蝶戀花》。
旋即有小雨,淅瀝瀝從天而降。
這是一篇微小說,是如斯的一次嘗試。如斯根據(jù)自己讀詩的感覺經(jīng)常會腦補出各種神奇的故事,也就嘗試著去寫了。
但是,這不代表詩文的全貌。這闋詞作為一首閨怨詞其實未必是如斯腦補出來的這個樣子,它可能只是女子思念離家丈夫的感情,或是小兒女之間分別之態(tài),等等等等。
如斯的這次創(chuàng)新,只是想打破古板的賞析技巧,用我自己的方式告訴大家這闋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我眼中和在你眼中有什么不同,我想,這才是以詩會友的奧義吧。
關于這闋詞,還有個有趣的番外。李清照讀了歐陽修這首《蝶戀花》,沉迷于洗腦神句“庭院深深深幾許”無法自拔,寫下了另一首詞。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李清照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jiōng,關門)。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詞不同,人不同,但是情感卻是相似的。從李清照的生平事跡來看,此詞當是李清照對青春歲月的追憶,跟如斯的大相徑庭。
所以,我現(xiàn)在寫的東西,跟李清照寫這首詞是一樣的,只不過,我用的是我自己的理解,用的是我自己的表達方式。
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