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 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dú)自傍愁而眠。姑蘇城外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賞? 析]
這首七絕以一“愁”字統(tǒng)起。前二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后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币庀笫桢矗撼?、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yuǎn)的意境。江畔秋夜?jié)O火點(diǎn)點(diǎn),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旅途的孤獨(dú)、寂寞,牽起詩人的滿懷愁緒,更遇上殘?jiān)裸暽?、烏鴉悲啼,滿目寒霜灑遍江天,一個(gè)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經(jīng)形成,奠定了全詩以“愁”為中心的基調(diào)?!敖瓧鳚O火對愁眠”。經(jīng)霜后鮮紅似火的楓葉與漁船上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燈火,在霜天夜晚呈現(xiàn)出一種朦朧美,給這幅秋江月夜圖平添幾分悅目賞心的風(fēng)姿。然而,作者著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時(shí),筆束一頓便繪出一個(gè)“愁”字來。從他害怕烏啼,我們可以覺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擔(dān)心,以至烏鴉的啼叫聲也令他心煩意亂。玉屑般的飛霜給人一種素雅高潔的美感,然而和“烏啼”“愁眠”聯(lián)系起來理解,這霜就有點(diǎn)“不妙”了。既然詩人聽到烏啼已感意亂,那么飛霜豈不是令他心寒嗎?意亂心煩自是他“愁眠”之因了?!肮锰K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币?,靜得可怕,靜得令人難以入睡。詩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笔膫€(gè)字寫了六種景象,后幅卻特別疏朗,兩句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敝粚懥艘患拢号P聞山寺夜鐘。這是因?yàn)椋娙嗽跅鳂蛞共粗兴玫降淖铛r明深刻、最具詩意美的感覺印象,就是這寒山寺的夜半鐘聲?!耙拱腌娐暋辈坏r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清寥,而詩人臥聽疏鐘時(shí)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稐鳂蛞共础肥且皇浊榕c景交織在一起的古詩,全詩除了“對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繪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過描繪秋江月夜的美景,間接而自然地把詩人旅途寂寞的郁結(jié)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發(fā)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