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存著并不代表著是被忘卻
文 · 半歸禾
這句話一開始是出現(xiàn)在安徒生散文中的。對的,是那個寫了很多童話的安徒生。
一開始我不懂這句話的意思,甚至覺得這句話一點都不通順。
昨天晚上和一個姑娘去樓下的燒烤攤吃烤串兒,十二點之后的燒烤攤子人已經(jīng)沒那么多了,只有三三兩兩的人坐在角落,一口一口灌著啤酒,大聲地聊近況,時不時爆發(fā)出一陣大笑。
我們挑了個安靜些的地方坐下,姑娘安靜的小口吃東西,不說話。我正餓著呢,也顧不上那么多,拿起一串肉就開始啃,為了緩解沉默的氣氛,我含混不清地問她最近過得怎么樣。也不覺得這個問句會有什么回答,結(jié)果姑娘咽下了嘴里的東西,抬起頭特別認真地跟我說,小禾,我又想那個人了。
What?。?
姑娘沒有管我吃驚的眼神,繼續(xù)說:你知道么,我每次習(xí)慣性地看空間的來訪記錄,每隔幾天都會出現(xiàn)那個人,我也每次都忍不住點開他的空間看看他最近都是什么狀態(tài)。
頓了一會兒,姑娘接著說:“我每隔一段時間會更新狀態(tài)就是為了讓他知道我過得挺好的?!?
姑娘嘆了口氣,往嘴里塞了一塊肉。
我突然就愣住了。
春夏交接的時候,夜風(fēng)不緊不慢地游來游去,也不冷,就那么無聊地和樹葉子們一起晃來晃去,燒烤攤的燈也晃來晃去,光一會兒亮一會兒暗,姑娘的臉也一會兒明一會兒模糊。
我沒有繼續(xù)問下去。
誰都有過這種時候吧,不管是朋友還是戀人,明明兩個人已經(jīng)沒什么關(guān)系了,各自走著各自的路,有時候卻突然地會很想知道對方在做什么,會不自覺地想要在各種他可能出現(xiàn)的地方搜索,看看他最近過得怎么樣,看看他最近在想什么。明明知道兩個人已經(jīng)沒有交集了,卻還是想知道。
陰雨很久的天突然晴了,我很喜歡這個時候的太陽,你有沒有看到這個陽光啊?
我今天看了一部很搞笑的電影,如果你也看了會不會也和以前一樣在大街上還是猛地笑出聲?
聽說有一家店特別好吃,你有沒有去過那個地方啊?
今天晚上的風(fēng)吹著一點都不冷,你那里有沒有吹著風(fēng)呢?
你也這樣想過,是吧。
莫名其妙的,相似的場景,類似的心情,那些你以為已經(jīng)被大雨沖走的東西從心底突然竄出來,冷不防地給你重重一擊,你下意識地舉起盾牌防御,不讓涌出來的復(fù)雜的心情擾亂自己,最后卻只能懊惱地發(fā)現(xiàn),所有的經(jīng)歷,早就一天天烙在你的身上,你越是防御,越是無法忽視它們的存在。
白天怎樣笑都好,一到晚上就安靜地發(fā)愣,是吧。
你努力想逃,徒勞無功,是吧。
在我們尚未誕生的時候,就有東西像出廠設(shè)置一樣一直牢牢綁在我們的身上,這些東西我們甚至意識不到,更談不上控制了。
這些東西中有一個叫做【心理擁有感】的心理學(xué)解釋,心理擁有感埋下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的種子。從你來到這個世界開始,你的自我認同和生命連結(jié)就在不斷地發(fā)生,你的喜怒哀樂,你的愛恨情仇都慢慢成了催化劑,催化著你和一個個生命的滲透和連結(jié)。
所以早在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的時候,我們所遇到的一切,愛過的人,經(jīng)歷過的感動和失望,拼命想要留住的每一樣?xùn)|西長成了藤蔓,悄悄地,慢慢的,一步一步埋在了最深處。等到我們突然失去的時候,被生生剝離的那一段生命就會突然跳出來,讓你猛地喘不過氣。
所以你依舊會忍不住想,忍不住去找,割不掉。
因為那些故事,早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了啊。
為什么一定要割掉呢。
安徒生寫著,隱存著并不代表著是被忘卻。生來不安的人,要么帶著這份禮物走下去,要么沉湎于失去的悲傷當中,可是不管做了什么抉擇,那些滲透了的日子都在那里擺著,時刻提醒你傷疤的存在。
讓傷疤變成你帶在身上的禮物吧。
今天天氣很好,深埋的東西爬出來曬了曬太陽,好像也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