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二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顿|中文乱码在线播放亚洲

<object id="6gxjn"><tt id="6gxjn"></tt></object>
<span id="6gxjn"></span>
  • <address id="6gxjn"><ul id="6gxjn"><strike id="6gxjn"></strike></ul></address>
  • <label id="6gxjn"></label>

    <style id="6gxjn"></style>

    <address id="6gxjn"></address>
    <pre id="6gxjn"></pre>
    24-只講科學故事不如回家賣紅薯

    24-只講科學故事不如回家賣紅薯

    2018-10-07    08'50''

    主播: 汪詰談科學精神

    22 1

    介紹:
    最近連續(xù)做了幾期引來很多爭議的聽眾問答節(jié)目,看到好幾個留言都是力勸我不要再講這種話題,就老老實實地講講科學家的故事和科學知識就好了。有些留言看得出來是好意,是希望我不要捅馬蜂窩,惹來無數的口水。不過也有些留言聽上去是在教育我該怎么做科普,好像我講講傳統(tǒng)醫(yī)學或者轉基因的話題就是不務正業(yè)了。比如有一位叫班倫斯的聽眾是這么留言的:為什么一個科普節(jié)目,非要往渾水里攪,科普節(jié)目應該是引導青少年熱愛科學,對科學感興趣,這些科學界都沒有定論的東西,不應該出現在科普節(jié)目里。有一位叫威爾帕斯給他的回復我覺得很給力,他說:科普不在蒙昧無知中攪和又該去哪,當兵的都不去打仗,都去大學搞軍訓嗎?我覺得威爾帕斯說的很對,我要做的是一個真正的科普節(jié)目,而不是一個科技資訊節(jié)目更不是一個娛樂節(jié)目,盡管我的節(jié)目也有很大的信息量。從我創(chuàng)辦這個自媒體電臺的第一天起,我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是帶著一種使命感和情懷來開辦這個節(jié)目的。我那句節(jié)目口號“比科學故事更重要的是科學精神”就是我做科普的終身綱領。兩年多來,我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僅僅是一個科普節(jié)目的主播,還是一個戰(zhàn)士。一個人什么時候會覺得自己像一個戰(zhàn)士呢?就是在他遭到了攻擊的時候,他如果不退縮,還要反擊的話,就會感覺自己像一個戰(zhàn)士。有些人可能喜歡聽我講科學家的故事,有些人可能喜歡聽我講一些具體的天文、物理知識,也有些人可能喜歡聽我講講對熱點問題的評論。但是,在我看來,講這些都只不過是科普的具體手段,是吸引人聽我把話講完的具體方式方法,而我真正的目的卻不在于此。那位叫班倫斯的聽眾說“科普節(jié)目應該是引導青少年熱愛科學,對科學感興趣” 如果他這句話加上“目的之一”這四個字,我就可以認可了。但如果一個科普節(jié)目僅僅是為了讓青少年對科學感興趣,那就太狹隘了??破盏膶ο蟛粌H僅是青少年,在中國,許多成人同樣需要被科普。而科普最重要的目的是傳播科學方法、科學思維,這些都是科學精神的組成部分。我經常從一些聽眾的留言中看出來,他們不缺科學知識,他們缺的是科學思維。如果一個人分不清觀點和事實,不懂什么是證據什么是故事,不知道要用統(tǒng)計的眼光看現象,分不清因果性和相關性,不了解基本的邏輯規(guī)則,把類比和推演混為一談,分辨不出信源的可靠性,對舉證責任沒有概念,不曉得科學共同體到底是怎么回事,把哲學思辨也當成科學思考,大談西方的科學不能評判東方的經驗,不要迷信科學、唯科學論等等,那么,我想說,你哪怕聽再多的科學故事,掌握再多的科學知識,總體的科學素養(yǎng)依然是不夠的。這兩年多來,有時候看著各種奇葩的留言,我也懷疑過自己的職業(yè)選擇是否正確,有一些號稱聽過我很多節(jié)目的人,但是他們怎么就根本聽不懂我真正想告訴他們的那些道理呢?有時候我也真的會感到極為沮喪。前兩天偶然看到一張雕塑的照片,讓我產生了巨大的共鳴,有一個沉睡的人趴在地上,一只與人的體型差異巨大的小鳥拽著人的衣服,拼命地撲騰翅膀,試圖帶著這個沉睡的人飛起來,然而拼盡全力也只能把他的上身拽起來一點點。你可以點開點開本期文稿看這張照片。我時常覺得自己就像是那只小鳥,正在做著蚍蜉撼樹的事情。[圖片]但是,今天的我,卻又是充滿信心的。為什么?因為我看到了一條規(guī)律,它是如此確定,我至今還未發(fā)現一個反例。那就是,凡是站到科學觀這個陣營中的人,沒有一個反水的。認同科學觀的人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有點像是熵增定律?;蛟S,有人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再喜歡我這個人,甚至鄙視我、討厭我,但是,那些我所宣揚的科學精神一旦被接受,他就終身不會丟掉。在我看來,他依然屬于科學觀的陣營。所以,我現在有著堅定的信念,只要我和與我有著共同信念的科普人把科普這個事業(yè)堅持做上個二十年、三十年,一直這么做下去,建立科學觀的人一定能匯聚成一個龐大的數字,而他們會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這不是我個人的意淫,實在是因為科學太強大,科學思維太強大。我有一個預感,當我這期節(jié)目播出后,留言中一定會有一些冷嘲熱諷,類似這樣的話“還是多做節(jié)目吧,整天拿科學精神這種假大空的話題討論來討論去,怎么配的上科普人?!边@不是我杜撰出來的,這句話是“科學有故事”欄目總第 132 期,《聽眾問答23:科學精神會讓人更幸福快樂嗎?》節(jié)目中收到的留言,沒聽過那期節(jié)目的人推薦收聽一下,順便看看下面的留言。這期節(jié)目有將近 200 條留言,每當我胸悶的時候,就會翻出來看這期節(jié)目的留言,每一條都看過很多遍。這些留言完全證明了我的一個觀點:科學精神不一定會令人更加快樂,但是,一旦擁有,就不想失去。我有一個信心:凡是在我開播節(jié)目的這兩年中自認為受到我的影響而獲得了科學精神的人,二十年之后,感謝我的人一定遠遠多于恨我的人,至少超過 1000比1。我敢做出一個預言,若干年后,會有很多很多的人無法記住我講過的那么多科學故事中的任何一個,但是他們卻能清晰地記得我想傳遞給他們的科學精神。因為邏輯和實證的思考習慣已經融入到了他們的生活中,再也不可能丟掉。每當我談到傳統(tǒng)醫(yī)學或者轉基因話題時,總是會有人來勸我,有那么多的話題可以選擇,你何苦去選擇一個明明知道會遭致無數口水的話題呢?即便選擇了這種爭議話題,也應該說的圓滑一點嘛。辦一個自媒體不容易,又當成了職業(yè),何必自尋煩惱呢?這么勸我的人,是看到了我作為普通自媒體人的一面,我有著跟你們每個人一樣的七情六欲,被夸會開心,被罵會難過或者憤怒。所以,這些勸說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我不是一個普通的自媒體人,我還有戰(zhàn)士的另一面。既然選擇了科普事業(yè),就有著與愚昧、迷信、謠言、騙局和偽科學作戰(zhàn)的天生職責,否則如何配的上“科普人”這三個字呢?如果我向某些人期望的那樣每次節(jié)目就講講科學故事、科學知識,而不去破除愚昧,抨擊迷信,戳破謊言,揭露騙局,批評偽科學,那么,我還不如回家去賣紅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