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草原創(chuàng),來自微信公眾號:我看見。
圖片是蘇州的老豆?jié){,和朋友吃飯時,看到豆?jié){很美,隨手拍了幾張,記錄生活。拍攝機器:富士微單X-T1,鏡頭是富士35 1.4,這豆?jié){也是蘇州很有特色的一家老店的傳承美食。攝影與其他藝術(shù)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只要你愿意,且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隨時隨地可以發(fā)現(xiàn)美,記錄美。美可以是陽春白雪的咿咿呀呀,也可以是餐桌碗盤上的秀色可餐。從一抹沙土,到一座雪山,時機對了,眼睛到了,就可以出來很美的一面。
美是天人合一的產(chǎn)物。天人合一的天,就是時機,機緣,比如光線,氣候,環(huán)境等等。那個人字,就是要求人必須能看到這樣的時機,機緣,能發(fā)現(xiàn)這樣的美,缺一不可。
一到節(jié)假日,就會經(jīng)常被朋友圈很多“吃貨”用看著雜亂且肥膩的美食刷屏。我本身對精致的美食也很有興趣,前提是必須先“悅目”,才能“賞心”。中國人的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這個“色”也是排在了第一位,如果看著就覺得凌亂,自然也沒有胃口。如果喜歡吃,那就做一個能美好的吃貨,用攝影,把生活帶入美好和詩意。
生活里,亦有詩情畫意
相機,不是獵奇的工具,而是生活的畫筆,真實記錄生活的基礎上,加了一點自己理解的美,于是它就成了藝術(shù),成了你自己的藝術(shù)。
藝術(shù)從來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神話,只是人類文明活著的證據(jù)。
美的標準不是新,而是永恒的好。好是一種感受,讓你內(nèi)心覺得舒服,覺得溫潤,覺得欣喜。在”美好“面前,沒有時間概念,沒貴賤等級,有的只是你自己的感受。從稀世罕見的名器珍寶,到大山里的一溪煙水,都可以是美好的。
大片,并不一定是名山大川,雪山河谷才是大片。可以讓人覺得愉悅,快樂的照片,亦都是大片。從一個不經(jīng)意的微笑,到天邊的一抹殘陽,這都是精神上的“寬大”。大,不是形式上的大,而是精神感受的無窮大。就如:飛流直下三千尺,只是形容瀑布很長,很大,如果真的去理解成了三千尺,大概有點太缺乏想象力,走入了教條主義的死胡同。
生活里,亦可以有詩情畫意。餐桌上的碗碟,茶碗里的茗香,散步中的落葉,這都是生活里的畫意。加上一點可以穿透現(xiàn)實想象力的潤色,就有了生活里的點點滴滴美的收集和記錄。當然,你最好隨手帶著一個相機,等你老了,每年一個相冊,你才會知道他的珍貴。一本,一本,就是你自己整個人生的回憶。
先生走了
下午被楊絳先生去世的消息刷屏,她被人稱之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我卻認為能把一個女性稱之為:先生,在當今的時代,是最大的贊許。近代一百年,能稱之為先生的女性并沒有幾個,今天,這位先生也走了。
這個時代盛產(chǎn)各種”女神“,從而絕跡了”先生“。大概先生不會在意俗世怎么評價她,婦女楷模,偉大母親等等這些稱號只是后人心里的那個”先生“,而她在丈夫,女兒相繼離去后,仍然在孤獨中仍然活得最自己,不爭不搶,安靜樸素的做著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