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發(fā)表日期:2023年5月22日
博文作者:頤和孩子 天珩
朗讀:天津 陳紅雨
前言
從上周末開始,我們就期待著想看看來自頤和“新生”眼中的頤和。
今天分享天珩的感受,他的感受充滿著情感和友愛,散發(fā)著溫良,更給人一種恬靜中充滿理智的感覺!
正文
文| 天珩
2015年,頤和國際學(xué)校成立,九月招進(jìn)了第一批學(xué)生。
2016年,吳清江老師擔(dān)任頤和第二任校長。同年,第一期生命成長營在頤和舉辦。
2022年,我成為頤和短訓(xùn)的一員。
在頤和七、八年的校史中,我只是一粒不起眼的塵土,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我們各不相同,我們從北到南來自全國各地,我們的性格有剛有柔,但,我們一樣是頤和人,是頤和的孩子!
我們在同一片藍(lán)天下成長,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在同一個家中和睦相處。
也許直到50年甚至70年后,我仍忘不了夕陽下奔跑的身影,忘不了操場上零落的羽毛球,忘不了陪伴我成長的兄弟姐妹們。
有人質(zhì)疑很正常,因為你們看不到,艷媽(頤和老師,孩子親切地稱老師為媽媽)對我們的愛,比海更深;你們看不到,相哥帶我們沖破困難的決心,比山更高;你們看不到,我們的未來,會比星辰更閃耀。
黑暗的人懼怕光明,便去侮辱太陽,但改變不了太陽依然存在,依然溫暖的事實。
黎明終將到來,太陽仍會升起。到那時,一切骯臟,都將在陽光下灰飛煙滅。
頤和學(xué)校到底帶給我什么?
我是剛開學(xué)時參加了三天的社會實踐營,才真正體驗到TA的不一樣!
這樣的社會實踐,還是第一次體驗。
曾經(jīng)的我晚上做噩夢,次日醒來,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沒有那么糟糕。但這幾天的社會實踐營的晚上,我做著美夢,早晨醒來,發(fā)現(xiàn)要面對“生存”這個真正的噩夢。
我從來沒有打過工,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靠自己打拼和努力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過。
我也曾經(jīng)被評判過無數(shù)次:“不能吃苦”、“怕苦怕累”……
但是,這幾天證明了,我不愿意為了自己而受苦受累,但我愿意為了身邊的人去奉獻(xiàn),去拼搏。
雖然僅僅是打工兩天,露宿街頭一晚,卻令我逐漸接近了人生的真相。
我想,人生百年,重要的不是自己擁有什么,而是知道死去的那一天,給活著的人留下些什么。
我想,人一生的意義,其實就是帶著希望,為了活著的人更好地活著而奮斗。
結(jié)語
“你們質(zhì)疑是正確的,不是你們不好,只是因為你們看不到……而我內(nèi)心依然有希望!”——喜歡這樣的溫暖、氣度、情懷、自信……
“人生百年,重要的不是自己擁有什么,而是知道死去的那一天,給活著的人留下些什么?!?
“人一生的意義,其實就是帶著希望,為了活著的人更好地活著而奮斗。”
如果你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你開心嗎?感動嗎?自豪嗎?敬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