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發(fā)表日期:2023年7月3日
朗讀:北京 何兵
前言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為什么要讀書?讀書為了什么?”
“為什么活著這么痛苦?”
“這個社會為什么是這樣的?”
當代很多孩子到青春期之后,他們看心理學的書、看哲學書、看宗教類的書,他們一直在網(wǎng)絡上、書籍里尋找生命的答案。
而作為成人和孩子的父母,又有幾個人真正地探尋過生命的本質呢?
如果有一天,孩子問到上述問題,你又該如何回答?
下面,請看一位媽媽的求助。
正文
非學員:
老師好,我兒子說:“感覺每天就是學習和出去玩,然后再上大學、結婚,出去玩。”他問我,“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我解答不來。
鄭委老師:
當你有了人生的意義,才能解答這個問題。
我可以告訴你,困擾中國很多孩子的核心問題就是這個: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現(xiàn)在家長已經(jīng)把孩子的人生說得很清楚了:成績、大學、工作、掙錢、享受。
而作為一個人來講,生命本來是有無限可能的,他可以發(fā)出自己的光芒。
孩子小的時候,他聽父母的,你們告訴他:媽媽想要的,爸爸想要的,然后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掙到錢,然后享受物質生活。你已經(jīng)把路給他編織好了。
有些孩子很聽話,愿意走家長編織的路,也挺好。
但有些孩子,走不通這條路,咋辦?
我問你,想獲得一個好成績,容易嗎?考個好的大學,容易嗎?找份好工作,容易嗎?
非學員:
不容易。
鄭委老師:
都不容易,而且最終都是為了享受生活,是吧?
那他想:“我現(xiàn)在直接達到終極目標”,可不可以?
你說:“不行,你得靠自己努力,掙到錢才能享受物質生活,我的錢不能給你用”,同不同意?
這時候,這孩子會“迷”——人生就這一條路嗎?
沒有了方向,叫迷茫。
每天想,想不明白,叫迷惑。
方向錯誤,可他認為方向是正確的,這叫迷失。
這是當代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不是你一家的問題。
解決方案兩個:第一個,父母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第二個,孩子相信一個“有人生意義”的人。只有這兩個方案,才能解決孩子的這個問題。
但可怕的是:很多孩子沒有可信的人,甚至他們連父母都不信。
因為孩子從小到大,就沒有見過有人生意義的人。人生有意義的人都在課本上。成人一邊告訴他“董存瑞舍生取義”,另一邊卻又告訴他“你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掙到錢,有好生活?!边@是兩套完全不同的價值體系,讓孩子怎么辦?
所以,這位媽媽,你要解決孩子“迷”的問題,你得讓他認識并相信不迷的人,這個人可能先是你。
前兩天在我上課的課堂上,一個孩子上了大學,考研沒考上,覺得活不下去了。
考研考不上,人生就沒意義了嗎?
所以,你有兩條路:一是父母有生命意義,二是孩子找到活得有生命意義的人。否則,跟孩子說啥都沒用,好不好?
非學員:
好,鄭老師。
結語
這位媽媽,一開始說“我回答不了”,這樣的態(tài)度是對的。
承認自己不懂、不會,才可能靜下心來找自己的原因和真相,否則只會找方法去“幫助”、改變孩子。
承認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什么都不懂”,甚至“不懂裝懂”,有可能會讓孩子開始信你、服你、尊重你。
如果你認為自己懂得不多,你不會瞎教育孩子,你會小心謹慎地對待他。
如果你認為自己懂得很多,你就會給孩子講道理,他就會越來越煩你、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