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年初,盟軍為德軍的冬季防線所阻,無法北上解放羅馬。盟軍將領相信德軍占據(jù)了位于防線中的卡西諾山修道院,并設有威脅巨大的炮兵陣地,于是在2月15日派遣機群轟炸,毀滅了這座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被視為宗教圣地的本篤會修道院。諷刺的是,德軍確實沒有占據(jù)修道院,轟炸只導致了數(shù)百避難平民的死亡。
《萊博維茨的贊歌》的作者小沃爾特·M.米勒當時是美軍轟炸機的機槍手,他不僅親眼目睹,也親手參與了這場作戰(zhàn)。作為一名虔誠的教徒,此事成為他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并最終促使他寫下了這本曠世杰作。
《萊博維茨的贊歌》所有故事都發(fā)生在一座修道院周圍,但它以極大的時間跨度,展示了文明的毀滅、苦難、重生與再度毀滅的輪回??梢哉f,米勒是在以描寫未來的方式展現(xiàn)歷史,并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我們該何去何從。
本期主題:
《萊博維茨的贊歌》(1959)小沃爾特·M·米勒
片頭音樂:
Cynical World (梶浦由記) 片尾音樂:Viva la Vida (Coldplay)
主播|晴總 北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