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我和大寧老師快要吵起來了。在廣州,大寧老師興致勃勃地想聊聊,2024年如何保證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結果,光是討論何謂“正確”,就花了我們一個多小時。大寧老師堅持認為,人要通過為改善自己所處的生存系統(tǒng)做貢獻,才能獲得自己生存狀態(tài)的改善。甚至,人的意義感的缺失,就是因為他缺乏這個系統(tǒng)和認識。而我,卻努力在“抬杠”:我們真的要把自己的意義寄托在一個系統(tǒng)之上嗎?人,一定是在棋盤上的棋子嗎?真的有那么完美的系統(tǒng)嗎?感謝大寧老師忍受我的各種“不同意”。所有的爭論都有價值。也感謝來聽節(jié)目的朋友,忍受我們一開始吃東西的聲音,各種互相打斷,以及頗為嚴肅的內容。01:04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一下什么叫“正確”11:27 大部分人都認為正確的,就對嗎?19:25 “小眾”的價值,是增加了社會多樣性,還是它自有價值?27:56 沒有目標,是因為年輕人選擇太多了?37:30 當道路變得擁擠,個人就不想努力43:32 人追求改變的動力從何而來?53:38 我把自己當做系統(tǒng)的一份子,系統(tǒng)又怎么看待我呢?59:23 我一定要依賴一個系統(tǒng),才能獲得意義感嗎?1:09:36 個體一定要選擇做棋子的命運嗎?1:19:27 生命就是在不斷融洽與失洽中前行1:22:44 要建立一個更大的系統(tǒng),但別把它想得太好了Bgm:Blue Moon -- The MoldsMade for Mermaid -- 橘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