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挺喜歡你的,但就是愛裝作不喜歡你的樣子呀,下次記得牽住我的手不要再放開。
如果你還沒睡,我們來聊五毛錢的天?。蝗绻闼?,記得夢見我啊。
人是一種很作很犯賤的生物
遇到愛情時尤其如此
面對喜歡的人,卻總是裝出一副:
“怎樣,我就愛裝作不喜歡你”的樣子
爽到的是你自己
痛苦的也是你自己
聽過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大意是這樣:
如果你發(fā)現(xiàn)有一個人莫名其妙地就疏遠你、冷遇你甚至討厭你,你冥思苦想也找不到一個原因,那十有八九那個人就是喜歡上你了。
很多人一旦愛上另一個人,便會自動開啟一種人格分裂模式:夜深人靜時無數(shù)次在腦海里和他卿卿我我演完了最純情最美好最傻白甜的偶像劇,站在他面前的時候卻硬要強裝出一副我最高冷我最矜持我最不想搭理你的樣子。
語氣一定要云淡風輕,表情一定要漠不關心,眼神一定要四處飄忽,看天看地看風景就是假裝看不見你;最好可以當著他的面勾搭一下在場的俊男靚女,談笑風生,旁敲側擊,嬉鬧的聲音碰杯的聲音一定要大到讓他聽見,然后腦海里幻想著他恨恨地吃醋的樣子。
費盡心力自導自演一出把自己感動得稀里嘩啦的苦情劇,就是為了傳達一個中心思想:“看吧,你不是我的必需品。沒有你,我照樣快活?!?越喜歡你,越是裝作不喜歡你。
作不作?作。
賤不賤?賤。
你的小倔強都讓我產(chǎn)生同情心了呢。
我都擺出一副那么討厭你的樣子了,你怎么就不知道過來問我一下為什么呢?你怎么就不能注意我一下呢?你怎么就不能稍微開竅一下呢? 你怎么就那么傻呢?
其實,他不是傻,他只是不喜歡你罷了。
心理學上說,喜歡上一個人,會讓人變得自卑。
他在你眼中愈發(fā)完美、愈發(fā)遙不可及,你的自卑感就越深,越羞于吐露心聲。
自卑感帶來的后果便是:你幻想過多少次表白,就預設過多少次表白失敗的痛苦;你害怕你和他說話時語氣會無法控制地柔情,你擔心你和他對視時心意會止不住地從眼神中泄露,你唯恐自己的一言一行會把自己的感情出賣赤裸裸地曝光在他面前,因為你無法承受滾燙的愛意換來冰冷的拒絕,你不敢想象以深情換來絕情,以熱淚盈眶換來面無表情。
有趣的是,過度的自卑反而會演變成要強的自尊。因為要掩飾喜歡上一個人的自卑,所以才會把自己武裝得桀驁不馴,假裝毫不在意;感情上處于弱勢時會帶來強烈的不安全感,所以便會通過偽造一個強勢的表象來抵抗這種不安全感。
我就要比你酷,
比你灑脫,
比你過得更好。
喜歡你之前,我從未像這樣口是心非過。
很多人喜歡看。
尤其喜歡宋仲基和宋慧喬剛剛認識就大膽直白地互撩,撩得人心神蕩漾,直呼過癮,面對心動不拖泥帶水,不矯揉造作??涩F(xiàn)實里,很多人還是愛在心頭,口堅決不開。有人說,因為怕說出來了,就再也不能喜歡了。害怕表白被拒絕,做朋友的機會都沒有,偶然相遇,連微笑點頭都成了尷尬和折磨;害怕表白一旦失敗,愛情還未開始,友情便已結束。
你害怕的那么多,
難怪愛情也怕遇見你了。
實際上,和喜歡的人做朋友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酸楚。要以朋友的身份為他追求另一個人出謀劃策,附和著祝福他所有的戀情,忍受他對你眉飛色舞地描述他對另一個人的朝思暮想。因為是朋友,所以沒辦法選擇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有人說,誰先愛 ,誰先輸。所以假裝不愛,就可以率先贏得這份愛?
世人皆知主動出擊一定比按兵不動能更早讓自己走出困境,結果或許是“結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的圓滿,撥開云霧,原來你我兩情相悅,心傾神馳;
又或許是“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的落寞,也能認清現(xiàn)實,盡早掙脫,重新開始。比起假裝不愛帶來的錯過、遺憾、糾結、痛苦、悔恨……也許都是最好的結果。
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畢竟苦戀,不如放下好。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熱門“我不缺朋友,只缺你”。
大意就是勸人豁出去告白,即使和喜歡的人做不了朋友也無所謂,反正也不缺朋友,只缺你。有一個評論狠狠戳中了我的笑點:
因為看了這個話題,所以我去表白了,半天過去了還沒回復,點進他朋友圈只看到一條橫線了。
這就是分不清道理和雞湯,不僅朋友做不成,連朋友圈都沒得看了。
不要莽撞地去袒露自己的感情,先確定對方值不值得付出、確定時機是否成熟、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承擔不同的后果、確定你是否真的愛他愛到需要鼓起十二分勇氣表白的程度、確定你已經(jīng)做好接受愛情的準備、確定你能釋懷所有的遺憾。
深思熟慮之后,
如果你真的確定你已經(jīng)愛他愛到不甘心只做朋友,
別再裝作不喜歡,
請給愛情一個機會,
也給自己一個解脫。
如果始終不敢說愛,也許只是,還不夠愛吧。
by李小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