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天心
作者:林清玄
為你讀詩:徐琳婕
每一種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們也覺得自己心里有著月亮,有著光明,那光明雖不如陽光溫暖,卻是清涼的,從頭頂?shù)念^發(fā)到腳尖的指甲都感受到月的清涼。
走一段路,抬起頭來,月亮總是跟著我們,照著我們。在童年的歲月里,我們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種親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燈為我們引路一樣。我們在路上,月在路上;我們在山頂,月在山頂;我們在江邊,月在江中;我們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門前。
直至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鄉(xiāng)村都還歷歷如繪。但對于月之隨人卻帶著一些迷思,月亮永遠(yuǎn)跟隨我們,到底是錯覺還是真實的呢?可以說它既是錯覺,也是真實。由于我們知道月亮只有一個,人人卻都認(rèn)為月亮跟隨自己,這是錯覺;但當(dāng)月亮伴隨我們時,我們感覺到月是唯一的,只為我照耀,這是真實。
長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實是,每一個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獨一無二、光明湛然的,當(dāng)月亮照耀我們時,它反映著月光,感覺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罷了。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在最黑暗的時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覺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
我們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沒有見到心靈之月,則月亮只是極短暫的偶遇,哪里談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讓自己光明吧!
選自《人生最美是清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我們一年才看一次月亮,有多少人一年里看見一次自我的光明呢?
——林清玄
?- 關(guān)于作者 -
林清玄,臺灣高雄人,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被譽(yù)為“當(dāng)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溫一壺月光下酒》《浩瀚星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