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上的時針是在慢慢的移動著的,移動的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
它的移動。人的年紀(jì)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你會驀然一驚,已經(jīng)到了
中年;到這時候大概有兩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的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
經(jīng)先走一步,很煞風(fēng)景;同時又會忽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現(xiàn),
從前也不知是在什么地方藏著的,如今一齊在你眼前搖幌,磕頭碰腦的盡是些昂然
闊步滿面春風(fēng)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自己的伙伴一個個的都入蟄了,
把世界交給了青年人。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
年的寫照。
?
?? 從前雜志背面常有“韋廉士紅色補丸”的廣告,畫著一個憔悴的人,弓著
身子,手拊在腰上,旁邊注著“圖中寓意”四字。那寓意對于青年人是相當(dāng)深奧的。
可是這幅圖畫都常在一般中年人的腦里涌現(xiàn),雖然他不一定想吃“紅色補丸”,那
點寓意他是明白的了。一根黃松的柱子,都有彎曲傾斜的時候,何況是二十六塊碎
骨頭拼湊成的一條脊椎?年青人沒有不好照鏡子的,在店鋪的大玻璃窗前照一下都
是好的,總覺得大致上還有幾分姿色。這顧影自憐的習(xí)慣逐漸消失,以至于有一天
偶然攬鏡,突然發(fā)現(xiàn)額上刻了橫紋,那線條是顯明而有力,像是吳道子的“莼菜描”,
心想那是抬頭紋,可是低頭也還是那樣,再一細(xì)看頭頂上的頭發(fā)有搬家到腮旁頷下
的趨勢,而最令人怵目驚心的是,鬃角上發(fā)現(xiàn)幾根白發(fā),這一驚非同小可,平夙一
毛不拔的人到這時候也不免要狠心的把它拔去,拔毛連茹,頭發(fā)根上還許帶著一顆
鮮亮的肉珠。但是沒有用,歲月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