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二区|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顿|中文乱码在线播放亚洲

<object id="6gxjn"><tt id="6gxjn"></tt></object>
<span id="6gxjn"></span>
  • <address id="6gxjn"><ul id="6gxjn"><strike id="6gxjn"></strike></ul></address>
  • <label id="6gxjn"></label>

    <style id="6gxjn"></style>

    <address id="6gxjn"></address>
    <pre id="6gxjn"></pre>
    追求:周國平

    追求:周國平

    2022-09-28    09'10''

    主播: 風兒·

    328 1

    介紹:
    你是否心靈年輕的最好證明:追求 1/20一個人的靈魂不安于有生有滅的肉身生活的限制,尋求超越的途徑,不管他的尋求有無結(jié)果,尋求本身已經(jīng)使他和肉身生活保持了一個距離。這個距離便是他的自由,他的收獲。 2/20一個人唯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靈魂去追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3/20每個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還有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這就是追求本身。我寧愿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愿是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說成功是青春的一個夢,那么,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個人心靈年輕的最好證明。誰追求不止,誰就青春長在。一個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結(jié)束的。 4/20能被失敗阻止的追求是一種軟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種淺薄的追求,它證明了目標的有限。 5/20在艱難中創(chuàng)業(yè),在萬馬齊喑時吶喊,在時代舞臺上叱咤風云,這是一種追求。 6/20在淡泊中堅持,在天下沸沸揚揚時沉默,在名利場外自甘于寂寞和清貧,這也是一種追求。 7/20追求未必總是顯示進取的姿態(tài)。 8/20船舷上,一個年輕的僧人面朝大江,合目佇立。望著他披戴青灰色袈裟的樸素的身影,我想起剛才在船艙里目睹的一幕,不禁肅然起敬。船艙里悶熱異常,乘客們紛紛擠到自來水旁洗臉。他手拿毛巾,靜靜等候在一邊。終于輪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奪步上前,把他擠開。他面無慍色,退到旁邊,禮貌地以手示意:“請,請。”我知道,這也是一種追求。 9/20一切簡單而偉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盡頭,它們殊途而同歸。說到底,人們只是用不同的名稱稱呼同一個光源罷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走在同一條道路上。 10/20世上有多少個朝圣者,就有多少條朝圣路。每一條朝圣的路都是每一個朝圣者自己走出來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個朝圣者,你就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缺陷,反而是一個鼓舞。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獨的追求加入人類的精神傳統(tǒng)的,而只要你的確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實并不孤獨。 11/20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肩負著人類的形象向上行進,而人類所達到的高度是由那個攀登得最高的人來代表的。正是通過那些偉人的存在,我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人類的偉大。當然,能夠達到很高的高度的偉人終歸是少數(shù),但是,只要我們是在努力攀登,我們就是在為人類的偉大做出貢獻,并且實實在在地分有了人類的偉大。 12/20在人類的精神土地的上空,不乏好的種子。那撒種的人,也許是神,大自然的精靈,古老大地上的民族之魂,也許是創(chuàng)造了偉大精神作品的先哲和天才。這些種子有數(shù)不清的敵人,包括外界的邪惡和苦難,以及我們心中的雜念和貪欲。然而,最關(guān)鍵的還是我們內(nèi)在的悟性。唯有對于適宜的土壤來說,一顆種子才能作為種子而存在。再好的種子,落在頑石上也只能成為鳥的食糧,落在淺土上也只能長成一株枯苗。對于心靈麻木的人來說,一切神圣的啟示和偉大的創(chuàng)造都等于不存在。 13/20基于這一認識,我相信,不論時代怎樣,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精神生長的必要資源,因為只要你的心靈土壤足夠肥沃,那些神圣和偉大的種子對于你就始終是存在著的。所以,如果你自己隨波逐流,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見利忘義,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道德淪喪的時代了吧。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你就不要怨怪這是一個精神平庸的時代了吧。如果你的心靈一片荒蕪,寸草不長,你就不要怨怪害鳥啄走了你的種子,毒日烤焦了你的幼苗了吧。 14/20一個人有沒有好的心靈土壤,究竟取決于什么呢?我推測,一個人的精神疆土的界限,心靈土質(zhì)的特異類型,很可能是由天賦的因素決定的。因此,譬如說,像歌德和貝多芬那樣的古木參天的原始森林般的精神世界,或者像王爾德和波德萊爾那樣的奇花怒放的精巧園藝般的精神世界,決非一般人憑努力就能夠達到的。但是,心靈土壤的肥瘠不會是天生的。不管上天賜給你多少土地,它們之成為良田沃土還是荒田瘠土,這多半取決于你自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當留心開墾自己的心靈土壤,讓落在其上的好種子得以生根開花,在自己的內(nèi)心培育出一片美麗的果園。誰知道呢,說不定我們自己結(jié)出的果實又會成為新的種子,落在別的適宜的土壤上,而我們自己在無意中也成了新的撒種人哩。 15/20人類精神生活的土壤是統(tǒng)一的,并無學科之分,只要扎根在這土壤中,生長出的植物都會是茁壯的,不論這植物被怎樣歸類。 16/20英國哲學家約翰·穆勒說: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幸福,不滿足的蘇格拉底比滿足的傻瓜幸福。1 7/20人和豬的區(qū)別就在于,人有靈魂,豬沒有靈魂。蘇格拉底和傻瓜的區(qū)別就在于,蘇格拉底的靈魂醒著,傻瓜的靈魂昏睡著。靈魂生活開始于不滿足。不滿足于什么?不滿足于像動物那樣活著。正是在這不滿足之中,人展開了對意義的尋求,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精神世界。 18/20那么,何以見得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幸福呢?穆勒說,因為前者的快樂更豐富,但惟有兼知兩者的人才能做出判斷。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頭滿足的豬,跟你說了也白說。我不是罵任何人,因為我相信,每個人身上都藏著一個不滿足的蘇格拉底。 19/20有的人總是在尋找,凡到手的,都不是他要的。有的人從來不尋找,凡到手的,都是他要的。各有各的活法。究竟哪種好,只有天知道。 20/20在精神尋求的道路上,凡找到的一切,只要是自然的、真實的,就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