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朋友您好,歡迎收聽各說各的鎮(zhèn)館之寶,我們今天要說的鎮(zhèn)館之寶來自于四川省博物院,
在兩千多年前,也就是我們中國的漢代的時候,我們的老祖先都認為人去世了之后并不是消失了,不見了,什么都沒有了,而是轉變?yōu)榱硪环N更高級的形態(tài)活著,那就是羽化而登仙,那么成仙之后就沒事干了嗎?不不不,成仙之后有成仙之后的生活,人們都希望自己死后能把自己現(xiàn)有的資產也全部帶過去,所以就產生了厚葬的習俗,我們今天說的這件文物就跟墓葬有關,名為:宴飲百戲圖石棺,這是一個表面刻畫有宴客和戲耍場景的石棺,簡直就是古人生活場景的一個寫真圖, 那么這圖畫上的人物都是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做什么,以及古人為何要把它刻畫在石棺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到四川省博物院,聽聽周莉娟老師的現(xiàn)場講解。
原來三長兩短是這個意思,確實是生動形象啊。感謝周麗娟老師的講解,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關于這件文物的內容:
第一:除了石棺底部,在其他五面都刻有漢代人理想中的生活場景。
第二:在我們能看到的這一面,刻畫的并不是哀傷的場景,而是非常自然甚至有點歡樂的宴飲圖。
第三:畫面中的人物共有五組,分別是:主人夫婦,戲樂雜耍,飲食客人,赴宴客人和廚房廚師。
除了石棺,在漢代墓葬系統(tǒng)里面還有很多其他的文物,比如石碑,陪葬人俑,動物俑等等,這些都反映了漢代先民們事死入生的生死觀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要去四川博物館現(xiàn)場看展的話,一定要關注微信公眾號:古貓 陪你去看博物館,在這里可以收聽周莉娟老師關于漢代陶石藝術館展廳的全部語音講解!本期的各說各的鎮(zhèn)館之寶就為您說到這,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