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兒
主播/慧兒
衛(wèi)風·淇奧
瞻彼淇奧(yù),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xuān)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jīng)。有匪君子,充耳琇(xiù)瑩,會(kuài)弁(biàn)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zé)。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chóng)較(jué)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
《毛詩序》:“《淇奧》,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guī)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詩也?!蔽涔?,是衛(wèi)國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經擔任過周平王的卿士。史傳記載,武和晚年九十多歲時,還是謹慎廉潔從政,寬容別人的批評,接受別人的勸諫,因此很受人們的尊敬,人們作了這首《淇奧》來贊美他。
先秦時代,正是中華民族不斷凝聚走向統(tǒng)一的時代,人們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賢相、能臣良將身上。贊美他們,實際上是表達對生活的向往。
《淇奧》從外到內,從外貌、才能、品德三方面突出了君子的形象。一、二兩章結束兩句,都是直接的歌頌:“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提到《淇奧》,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出一個美好的畫面。清淡幽雅的月夜,四下寂靜無聲,一個青衣女子獨佇樹下,吹著一管玉簫,反復卻只是五句:“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幽幽的簫聲,寄托了程英內心的千般心意萬般柔情。此時的楊過注定了只能對程英負疚一生,她這般聰明的女子,又如何不知?只是情之一字,古來無計可消除。
或許,她所盼望的,也不過就是那一瞬,從沒要求過一生。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相遇,如果能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那么,再長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回首時那短短的一瞬。也只有她這般通透的女子,才能在楊過離去后,道出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又何必煩惱?可這又如何呢,曠達與安慰總是說與別人聽的,她這一生都停留在了與心心念念的君子相遇的日子。
我等紅塵之人,只愿與心上人平淡如水廝守一生。于千萬人之中遇見我所遇見的人, 輕輕地道一聲:“我們好像在哪見過?你記得嗎?”好像那是一個秋天,夕陽西下,你經過我時,風起浮動我的發(fā),你是否聽見了我內心深處的淺吟低唱: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
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文&主播”,侵權必究,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