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到底有什么用?
我表哥今年四十歲,表哥二十來歲的時候談過一場戀愛。
表哥不善言辭,和女孩子說話會害羞,但是飽讀詩書,寫的一筆好字,尤其是喜歡李商隱的詩。
認識之后,表哥和女孩聚少離多,各自在不同的城市打工。
表哥在一年時間里,大概給女孩寫過一百多封信,工工整整,引經(jīng)據(jù)典。
住在打工的集體宿舍里,女孩問表哥什么時候回家,表哥會寫“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女孩不懂什么意思,表哥就逐字逐句地給女孩解釋,意思就是說,你問我啥時候回去,我也不知道,至少得等個節(jié)假日吧。我這里天氣不好,天天下雨,外面有個臭水溝都溢出水來,我晚上回家的時候不小心一腳踩進去,鞋都丟了。
女孩被表哥逗笑,屁大點事兒你還能七個字七個字的往外蹦,你真有文化。
表哥一筆好字,寫得女孩心神動搖,但見了面,表哥又恢復(fù)了木訥。
女孩忍不住懷疑,信到底是不是你寫的?
表哥急了,就當著女孩的面,面紅耳赤地寫信,確認了字跡,女孩才破涕為笑。
寫了一年信,表哥快把李商隱的詩都翻譯成白話文了。
女孩也被影響,開始讀唐詩,回信的時候,文采見長。
做了一年的筆友,兩個人開始談婚論嫁了。
表哥竟然靠寫信娶了媳婦。
說出去,都沒人相信。
表哥掙了錢,按照風(fēng)俗,給女孩買了金銀首飾,準備訂婚。
表哥的父母就去女孩村里打聽,規(guī)矩叫“驗家”,
聽說女孩“行為不端”,大概意思是女孩之前談過幾場戀愛,行事作風(fēng)又大膽。但在村里傳來傳去,女孩的名聲就很壞。
表哥的父母急了,打死不同意,表哥迫于壓力,終究和女孩子分了手,父母要求表哥把金銀首飾要回來,表哥堅決拒絕。
分開之后,女孩寫來一封信,只有一行字:此情可待成追憶。
表哥后來結(jié)了婚,媳婦不愛讀書,更不用說寫信了,在老家工作,平日里工作很忙,讀書時間越來越少。
表哥告訴我說,如果當年不讀李商隱,不寫信,可能到四十歲的時候,都沒有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
表哥把她手抄的李商隱詩,送給了我,我翻開,其中有一句寫著: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讀書,就算打不敗生活,但至少給回憶一點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