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我特意去看了這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兩個同樣孤獨又溫柔的人,從16歲遇見,相識,往后十多年朝夕相處。他們相互喜歡,卻始終沒能跨過戀人的那條分界線,愛到最后只剩合照一張。
散場的時候影院很多人都哭了,原來很多時候,我們都低估了愛情。原來真的有兩個人,喜歡對方到了極致,卻終究沒有在一起。
女生問男生:“如果還有來生,你想成為什么?”
男生回答:“戒指,眼鏡,床,筆記本。因為這些可以陪在你身邊?!?
男生知道自己無法和女生繼續(xù)走下去,就想讓她早點嫁給更適合的人。
但女生拒絕了,她說:
“我要的不是在寒冬中送我熱咖啡的人,而是下雨天陪我一起吃冰的人。
我要的不是守護我的人,而是和我一起冒險的人,我要的不是別人,是你?!?
因為是你,所以就算遇到再多優(yōu)秀的人,我都覺得不必了。
感性的人偏重過程,但結(jié)果往往不如人意;理性的人偏重結(jié)果,過程卻又有好多遺憾。
我理解那些看完電影鼻酸的人,他們的枕頭里藏滿了發(fā)霉的夢,夢里住著無法擁抱的人。
或許這世上有些愛情,本身就沒有結(jié)果。
悲傷的是,你曾經(jīng)想過要和一個人共度余生,后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辦不到。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你愛的那個人不在了,其他人并不能填補他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