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檔鼓勵創(chuàng)造和表達的播客,在每周定期的“讀書分享會”欄目,聚焦著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感悟。靈感不限于書籍、影視、播客、文章等。期待在每一次彌足珍貴的輸出與交流中,我們都能離自己、他人及世界更近一步。
【本期主要內容】
01:49 小飛:書籍《貧窮的質感》
《貧窮的質感》是作者王梆第一部非虛構紀實類作品,針對貧窮與制度、家庭與養(yǎng)老、鄉(xiāng)村與城市、脫歐與留歐、文化與歷史等社會現(xiàn)實問題進行討論。
“對于貧窮的人來說,物質上的困窘是他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為了緩解貧窮,不得不從事廉價的工作,不得不節(jié)約開支,但這些卻會讓貧窮的人更加貧窮。所以整體來說,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不夠上進,而是因為他們是身處在一個讓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符合馬太效應的體制的結果。貧窮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個人的努力,個人的野心在大的環(huán)境下面都是比較微小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的喪失希望?!?
22:40 萬愈的互動
《回歸故里》:階級的劃分由貧窮和富裕程度決定
《性審判史》:萬愈關于女權意識的啟蒙
27:44 Wendy:書籍《深度工作》
如果我們在極度膚淺的狀態(tài)下度過足夠的時間,將會永久的降低我們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就比如我們長期的去刷短視頻,網絡就會剝削我們專注和沉思的能力。所以作者對于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踐行深度工作提出了很多策略。
作者卡爾·紐波特探討了我們如何在當前這個網絡時***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創(chuàng)造價值,成為一個不可替期待的人。
40:18 什克:書籍《鄉(xiāng)土中國》
《鄉(xiāng)土中國》是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通過實地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各種模式而寫下的作品,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鄉(xiāng)土的結構及其本色。此處什克主要分享了本書關于鄉(xiāng)土社會、差序格局、男女有別等內容。
差序格局:好比作“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指的是發(fā)生在親屬關系、地緣關系等社會關系中,以自己為中心像水波紋一樣推及開,每個人都是社會影響所推出去里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lián)系。這可以解釋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的同心圓波紋的性質。
54:20 萬愈 互動:窮人的思維
【拓展內容】
電影
《寄生蟲》
《查令十字街84號》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
推文
《扣扣子們的省錢翻車現(xiàn)場》
書籍
《狼廳》
《回歸故里》
《性審判史》
【主持人】小飛
【Logo設計】Fairy
【音頻剪輯】阿渣
【背景音樂】
海浪-deca joins
夏日最美的三十張拍立得相片-椅子樂團
請飛往屬于你的山-昨夜派對(L.N Party)
【聯(lián)系我們】
關注公眾號【放學讀書】,回復“放學讀書”即可聯(lián)系放學讀書小助手拉你進群,歡迎更多想要表達的小伙伴加入我們。
【收聽平臺】
推薦使用網易云音樂、愛發(fā)電、小宇宙、荔枝、Spot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