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一首滿懷濃厚感恩深情的經典歌曲《母親》,讓多少人眼含熱淚唏噓不已。
母親,這個神圣而莊嚴的稱謂,被寄予了最無私的愛和最純真的情感。有史以來,母親,在世界各國文化中均是被歌頌的形象,人們以各種方式和體裁,頌揚著母親的偉大。
被譽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但丁,曾用詩性的語言寫下:“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有“黎巴嫩文壇驕子”之稱的紀伯倫,則滿懷感恩地說:“人的嘴唇所能發(fā)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世界文豪高爾基,更是把對母親的贊譽推崇到了極致。
我們是母親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全部。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就被這種無微不至的愛所包容,這種愛獨一無二,任何人也無法替代。孩提時代,母愛是無微不至的呵護;慢慢長大,母愛是事無巨細的囑托;成家立業(yè)后,母愛是溫暖如初的守望……
一個人縱然走遍萬水千山,永遠也走不出母親的牽掛。為了表達對母親深深地思念和由衷地贊美,著名詩人洛夫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母親卑微如青苔,莊嚴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聲,堅如千年的寒玉,舉目時,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時,她是莽莽大地?!?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睂υ谕獯蚱雌吹娜藖碚f,母親,是村口那一棵古老遒勁的柿子樹——她佝僂著身軀,站在瑟瑟的秋風里,蒼翠的葉子已然飄落殆盡,但是,她依然執(zhí)著地高舉著桔紅色的燈盞,翹首以盼倦鳥歸巢的游子。
天底下最好的美食,都是“媽媽的味道”。歲月流轉,終將靠岸。我們浮沉半生,總是需要一座港灣,來安放身心。但是,只有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味道,才最讓人安心熨帖。
無論你經歷了什么,只要回到母親的身邊,嘗一口家鄉(xiāng)的味道,身體仿佛就重新?lián)碛辛肆α浚睦镆灿辛藦姶蟮囊揽?。當你精神抖擻,重新踏上人生的旅程,一切必將欣欣向榮、柳暗花明。
母愛,是一首婉轉深情、語重心長的歌曲:呵護與教導,是春風化雨般的旋律;牽掛與思念,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這樣的一首歌,常常在某個清晨或黃昏,在某個夜不能寐的時刻,在深陷困頓或無助時,自心底綿綿地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