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頻|小 秋 收 (三 章)
《拈花生》
花生在農村,一直是個稀罕物。收成低,又容易遭到人畜糟蹋,所以種得很少。
剛剛起過花生的花生田,是孩子們最向往的地方。一旦知道這個消息,放學后,書包一甩,挎著籃子,拿著鋤頭,飛也似地直奔花生田。
拈花生可是細活。因為收獲花生本來就很細心,所遺失的花生不會很多。
花生地的土壤很細很松,遺失的花生就混跡在這泥土之中。這時候孩子們的手是刨子,眼是篩子,拈花生,憑的就是個細致勁。先用鋤頭翻土,然后再像小雞尋食一樣尋花生。翻過來,倒過去,功夫不負有心人,每每可以拈到。
說也奇怪,被遺失的花生大多飽滿,因為嫩花生結得很緊,不易脫落。落下的不是兩仁就是三仁。男生們怎禁得住如此誘惑,迫不及待地齜著牙將花生殼咬開,花生仁立即成了口中的美味,直嚼得滿口白漿,別說多開心。
女孩子們心細手快,又不大好意思貪嘴,其收獲大大超過男生。
男生們嘴饞,邊拈邊吃,到后來所剩無幾。
集腋成裘。一個秋季拈下來,裝滿一口袋不成問題。曬干收好,留作過年好待客。
陳 頻,安徽省作家協會、音樂家協會會員,合肥市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安徽省合唱指揮學會榮譽副主席。歌曲《中國船》(作者之一)獲中國廣播文藝金獎,《包河的月亮》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曾為合肥市龍蝦節(jié)、桂花節(jié)撰寫節(ji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