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所謂的原諒,只有真正的放過自己
不管昨夜經歷了怎樣的泣不成聲,早晨醒來這個城市依然車水馬龍...
這個看似平靜的世界,每個角落都有你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fā)生。兩年前,殺人犯李曉明用自制槍支在電影院里掃射,造成9個無辜路人的死亡。這起事件以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闡述演繹出來,反應了這個血淋淋的社會現實。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原來,普通人與惡的距離,只是一念之差。
劇中,以賈靜雯飾演受害者家屬喬安為首,因為承受不了親人的離開,至此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其實,他們的內心也是矛盾的。有時候,原諒與懲罰之間,真的很難抉擇。畢竟不管事情過去多久,失去親人的痛,受害者家屬還是會記憶猶新,反復糾纏。甚至把意識聚集于痛苦和怨恨時,迷失自我,用別人的傷害,重重的懲罰自己的一生。但好在受害者家屬們,最后還是選擇了放下仇恨,解脫自己的內心,展開新生。
作為該劇事件加害者李曉明的家屬,對此也是心痛不已。本想給受害者家屬道歉和賠償的他們,得知受害人的心情,他們內心充滿了內疚、悲痛、以及恐懼,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養(yǎng)了二十多年的孩子竟淪為殺害人狂魔。他們從此開始隱姓埋名,遠離塵世,跟女兒斷絕關系,一直不肯原諒自己。但他們,何嘗不也是受害者呢?沒有哪個爸爸媽媽,愿意花二十多年的時間,培養(yǎng)出一個殺人犯來!。
人生真正能放下的時刻,只取決于自己。不必原諒過去,但至少不要失去未來。因為真正傷害你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往往不是別人,而恰恰是你自己。
劇中,人們在所謂“正義”的外衣下做出諸多偏激舉動。劇中李曉明殺人案發(fā)生后,媒體大肆報道,不顧當事人隱私。還有李曉明的父母被輿論譴責,家里維持生計的面店開不下去,家門口被憤怒的民眾噴上惡語,還不時有人上門威脅。但其實,很多人都做的事,并不一定就是正確的事。這些所謂的“正義”之士,“殺”的人,并不比李曉明少!
不假思索的探討,跟著輿論走,便成為了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所謂的正義,其實充滿了惡意。
愿人間仍值得,愿心安即歸處。
文章來自我的南辭北故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