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 彈 琴 》
劉 長 卿
泠 泠 七 弦 上,
靜 聽 松 風(fēng) 寒。
古 調(diào) 雖 自 愛,
今 人 多 不 彈。
蝸牛爺爺?shù)脑?
親愛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們的背景音樂是什么樂器彈奏的嗎?你可能不知道吧,蝸牛爺爺來告訴你:是古琴。古詩詞配上古琴曲是不是有一種悠遠的意境呢!
蝸牛爺爺喜歡古琴,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上一首古琴曲,心情就會好起來,這就是音樂的奇妙之處!
今天我們朗讀的這首《聽彈琴》說得也是有關(guān)古琴的故事:泠泠七弦上。古琴有幾根弦呢?七根,所以古琴也稱作“七弦琴”!
古琴的歷史很悠久,可以說,它是樂器中的“老人”,史書上記載說,遠古時期的伏羲就開始制琴、撫琴了,不過那時的古琴只有五根弦,后來到了周文王時期又增加了兩根,因為七根弦的音色更動聽、更悠遠。
古時候文化人都會彈奏古琴,春秋時期的教育家孔子、東晉詩人陶淵明、唐代詩人李白都是著名的琴家,他們的書房擺設(shè)也很講究,一般左邊放著古琴,右邊擺放著詩文,“左琴右書”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為什么文人墨客喜歡古琴呢?因為古琴的“三音”象征著天、地、人(“三音”分別是泛音、散音、按音)。泛音,遼闊空靈,代表天空;散音,深沉渾厚,代表大地;按音,婉轉(zhuǎn)抒情,像一個人在訴說著什么,所以按音代表人,當(dāng)然也代表著一切生靈。
劉長卿是唐朝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高超的琴家,他十分鐘愛《風(fēng)入松》這支古琴名曲,經(jīng)常與琴友雅集撫琴,有時候如癡如醉地聆聽著,仿佛深處在《風(fēng)入松》的情境當(dāng)中:泉水在青石上飛瀉而下,勁風(fēng)在松林間呼嘯而過,他很享受著這樣的淡雅生活。
劉長卿酷愛古琴,可是,唐代的時候,開始流行從西域傳入的一種新樂器,就是“琵琶”。這讓詩人很失落,他經(jīng)常撫琴嘆息:古琴是君子之愛,琴曲這般風(fēng)雅,為什么大家不彈奏呢?唉!
蝸牛爺爺為了讓小朋友能夠了解古琴,今天上傳了中國著名琴家周通生先生彈奏的《梅花三弄》,好,我們一起來聆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