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的人的活法靠品性,不靠道德
當(dāng)人生變成一種要做“好人”的掙扎,我們就不再具備犀利的分辨力,更無從談?wù)摷熬竦某胶惋w升。
人性本來簡單厚道,有點原罪,有點自私,但不會沒有底線。
古人多講道,后人多講理。
肆無忌憚的活著的人,沒有敬畏之心,故得不到神明的護(hù)佑;顧忌太多的好人,活在無窮無盡的糾結(jié),同樣得不到神明的青睞。
自私對壞人是原罪,因其過度的貪婪而獲罪;自私對好人是自保,因其過度的自保而自棄。好人的過度自保,縱容了壞人的肆無忌憚,最終誰都沒得到好結(jié)果。
所以人要勇敢的活著,自審的活著,反抗的活著。
勇敢地活著,首先要勇于對邪惡的自私說,不敢于對正確的自保說事,自審是要你保持自知、自己的底線,以及自己精神的高度。
古人云,事不可做盡,勢不可倚盡,言不可道盡,福不可享盡,凡事不盡處,意味偏長。
人生有三累,一為虛名,這個虛名只是個角色。為了保住男人這個虛名,就得陽剛,就得挺著。二是事跡,既你該盡的權(quán)利義務(wù),父母子女夫婦兄弟一樣不可怠慢,只可委屈自己。三為身體之累,為養(yǎng)護(hù)此身而必備的衣食住行而謀。
因此,人一定要詩意的活著,不能悔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