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九點有聲悅讀】獲得更多的音頻和文字
Dying Speech of an Old Philosopher
By Walter Landor
On His Seventy Fifth Birthday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生與死
沃爾特 蘭德
寫于75歲生日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shù);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zhǔn)備走了。
這是英國詩人、散文家Walter Landor(蘭德)在1850年,75歲生日,人生一切皆已看透的時候,寫下了這首小詩。在所有的翻譯中,楊絳先生的翻譯是最為到位的: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shù);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zhǔn)備走了。
楊絳先生將這首詩作為晚年散文集的卷首語。
詩中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shù);”
也正是她一生的寫照,
靜觀默察,以笑代哭,萬人如海一身藏。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楊絳先生在《坐在人生的邊上,百歲答問》和散文卷《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其中的一些節(jié)選
我今年一百歲,
已經(jīng)走到了人生的邊緣,
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走多遠,
壽命是不由自主的,
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凈這一百年沾染的污穢回家。
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過平靜的生活。
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
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
準(zhǔn)備回家。
-出自《坐在人生的邊上——楊絳先生百歲答問》
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
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
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
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
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你大度退讓,
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
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
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zhǔn)備斗爭。
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
就先得和他們周旋,
還得準(zhǔn)備隨時吃虧。
-出自 《楊絳 散文卷》4中的《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中的"七、人生實苦"
人的劣根性是頑強的。
少年貪玩,
青年迷戀愛情,
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
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壽幾何,
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但不同程度的鍛煉,
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
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
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
人皆可以為堯舜,
也可以成為惡劣的刁徒或卑鄙的小人,
鍛煉必定留下或多或少的成績。
-出自 《楊絳 散文卷》4中的《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中的“十、受鍛煉的是靈魂” 第三節(jié) 鍛煉的成績
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
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
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
搗得愈碎,磨得愈細,
香得愈濃烈。
這是我們從人生經(jīng)驗中看到的實情。
諺語:“十磨九難出好人”,
“人在世上煉,刀在石上磨”,
“千錘成利器,百煉變純鋼”,
“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都說明以上的道理。
-出自 《楊絳 散文卷》4中的《走到人生邊上 自問自答》中的"八、人需要鍛煉"
我覺得在艱難憂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質(zhì),
是肯吃苦。
因為艱苦孕育智慧;
沒有經(jīng)過艱難困苦,
不知道人生有多么坎坷。
有了親身經(jīng)驗,才能變得聰明能干。
-出自《坐在人生的邊上——楊絳先生百歲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