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雨兒老師
微信:602740685
別董大
高適【唐】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圖:來自360圖片
高適(約704年-約765年),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ぃń窈颖本翱h)人,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h候,世稱高常侍。
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fā)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后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譯文
一望無際的黃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風呼呼,雁聲凄凄,大雪紛紛。不必擔心前邊的路上沒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誰不了解身懷絕技的董大您呢!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并不多。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xiàn)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
注釋
1.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 一,故稱“董大”。
2.黃云:天上的烏云,在陽光下,烏云是暗黃色,所以叫黃云。
3.曛:日光昏暗。
4.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
5.誰人:哪個人。
6.君:你,這里指董大。
背景
相傳,董庭蘭和高適是好朋友,在董庭蘭受到冷落,失意之時,憤而離開京城,高適為他送行,留下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