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再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街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將長安繁華的花朵看遍。
人生有兩大喜事,最值得稱快:一是“金榜題名時”,一是“洞房花燭夜”。比起洞房花燭夜,世人更加渴慕金榜題名。與心愛之人結為連理,白頭偕老固然可喜,但只有愛情,沒有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支撐,縱然百年好合,也多是貧賤夫妻百事哀,輕易被一粥一飯打倒。而金榜題名為錢糧奠定了基礎,也使人生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多少人,從此得以脫去麻布素衣,穿上錦繡貂裘,從一介寒門子弟步步高升,越為達官貴胄,再不用為五斗米折腰。
盡管,這場喜訊對孟郊而言確實來得太晚,但仍然抑制不住他心中的歡喜。四十六歲,人生儼然過半,鬢發(fā)白須,滄桑厚皺。多少人早已放棄仕途的追求、人生的理想,選擇庸庸碌碌,晨隨曦起,暮任日落,但憑光陰消逝無蹤,空留那不屬于自己的華燈煙霞。
四十六歲,雖不是人生的終點,卻是無數(shù)人前進的終點。他們在這里卸下身上的盔甲,遠離關山秋月,玉笛簫鼓,牽著老去的瘦馬,返回小橋流水人家,再不管城外柳邊是否長風硝煙。只余下一句:“就這樣吧!”滿意也好,不滿意也罷。
四十六歲,多少人已是功成名就、兒孫滿堂,早過了金榜題名的年紀。而孟郊還奮筆于長安的考場,叫他如何能不對這一場遲來的喜訊興高采烈,縱馬奔馳?幾十載寒窗苦讀拼來的一紙榜單遠勝過千金萬銀的一夜暴富。好比絕境之中尋到的一縷曙光,足以驅散世間一切陰霾,喜迎陽光。
想想我們第一次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心情,想想我們考上公務員,走向單位時的心情,就不難知道,當時的孟郊心中,藏了多少激動得難以訴說的喜悅與亢奮。這個凄旅愁苦,多災多難,嘗盡雨雪風霜,看盡世態(tài)炎涼,精思苦吟的詩囚,終于揮筆寫就了他人生的第一快詩。
他縱馬奔馳在長安的街道上,仿佛在告訴整城的人,他考中了,真的考中了。他總算不負母命旗開得勝,撥云見日。天空頓時晴朗,以往無心游玩,怎么也走不到盡頭的繁華長安,如今竟一日看遍。他恨不得馬上化身飛雁,飛到母親的窗前,將他高中的喜訊親口告訴她。四十六年,她盼了又盼,望眼欲穿,生怕晨起日落間,自己撒手人寰,心灰意冷的兒子隱跡山林,不問世事,抱憾終身。如今,懸著的心,總算塵埃落定,她的臉上,又多了幾分年輕的笑容。
翻閱資料,關于孟郊的母親,只有寥寥一筆。裴氏,裴家千金。想必定是知書達理,堅韌善良。若不是她的督促與鼓勵,孟郊恐將一生與仕途無緣,同他的祖父孟浩然一樣,終生未仕,隱跡林泉,白云溪橋,晚風晨露。
孟郊出生貧寒,其父在他年少時逝世,兄弟三人皆有裴氏一手撫養(yǎng)長大。所以他對母親的恩情格外看重,特別在裴氏的鼓勵與督促下,于公元791年三赴科場,終于金榜題名。四十六歲,幾赴科場,名落孫山,若換作別人,早已對其失望透頂,只有裴氏一如既往的滿懷信心。沒有誰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兒子,她不愿孟郊這一身才華就此終結,跡跡無名,被掩埋在黃土之下。她深信孟郊一定能等來那封遲來的喜訊,就像當年那個說要娶她的男人一樣,堅信不疑,任窗外流言蜚語,秋風吹散多少有情男兒,年華老去多少黃花,她自似水流年,如畫美眷,安心等候。
他寫寫《游子吟》表達對母親的恩情:“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睅资d的宦途失意中,他飽嘗世態(tài)炎涼,窮愁終身。唯有母親裴氏的叮嚀與呵護,未曾減少分毫。詩句淺俗易懂,卻語淺情深,愁入肺腑。令人讀之斷腸,心神俱裂。
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世間唯有母愛親情細膩無私,從不因為吵吵鬧鬧,磕磕碰碰,就從此陌路,永不相見,后會無期。每個人的一生都欠著一筆無法償清的債,不是相思的債,是母親的牽念與掛懷之債。即使我們誰都不欠,還是欠著父母,只是后來我們都曾明白,從未要求償還。
試問,這世間除了父母,還會有誰,明知不受你待見,仍不厭其煩地追問你的歸期,是否三餐可繼,冷暖有衣?
貞元十七年,五十一歲的孟郊,再奉母命至洛陽應銓選,為溧陽縣霨。對于這樣一個官職,韓愈作《送孟東野序》說道:“孟東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笨梢娝麑γ辖嫉牧私馐滞笍亍N迨粴q,人生半百已過,年輕的斗志早已被世態(tài)愁旅消磨殆盡,哪還有精力去做這樣一個勞心勞神,事務陳雜的小官,莫不如學不侍王侯的嚴光,泛舟五湖的范蠡,以及彈琴長嘯的竹林七賢,林下煮酒,溪上垂釣,攬清風明月。
溧陽山靈水秀,百草豐茂。城外有個叫投金瀨的地方,林薄蒙翳,下有積水,孟郊常往去游?;蜃谑?,徘徊賦詩;或行于林間,聆聽溪水潺緩;亦或臥于古藤蔭下,沐浴清風,看白云流轉,宛若隱士一般疏淡閑雅,卻因此曹務多廢,被縣令責怪,將其薪俸減半,另請一人待他處理公務,以至于窮困至極,雪上加霜。直到唐憲宗元和元年,受韓愈推薦,河南尹鄭余慶賞識提為水路云從事,試協(xié)律郎,在鄭余慶的幫助扶持下,他的生活才漸顯寬裕,定居于洛陽立德坊。
人的一生,只要你持續(xù)走在前進的路上,總會遇到一兩個賞識你的伯樂。雖無法改變你既定的結局,卻總能在你苦難的時刻雪中送炭,或解燃眉之急,或錦上添花。然而那施以援手之人,雖不求回報,也要求個值得。若身無光芒,庸碌無為,便只能任命運欺凌,他人冷眼旁觀。
孟郊年幼喪父,中年喪妻,晚年連連喪子,一生壯志未酬,與唐代詩人賈島被稱為“郊寒島瘦?!鄙铍m苦,但他對詩歌的熱情從未松懈,精思苦吟。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窮困潦倒的死去,而是在碌碌無為中悄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shù)窮困苦難之人,留下不朽的詩篇。當然,在今天這繁華安寧的盛世,也同樣有數(shù)不清的過客,只顧怨天尤人,醉生夢死。生與死,黑與白,暗淡與璀璨,就看我們如何選擇與堅持。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這個季節(jié),亭臺樓閣,萬籟俱寂,綿綿秋雨,蕭瑟寒冷,總讓人無從收拾雜亂的心緒。仿佛一杯茶,可以喝出萬千愁容;一本書,亦可讀出滿目滄桑。曾經(jīng),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F(xiàn)在,只需一場秋雨,一縷寒風,一枚落葉,悲歡離合便不請自來。
同樣的季節(jié),同樣的詩卷,過去與現(xiàn)在,卻是兩種不同的結果。只因心中藏了希望,腳步走得踏實,懂得了如何去派遣那份經(jīng)年相伴的愁緒。它說,愿與我化敵為友,互不傷害,其實是我承認了它的對存在,不再視若生命,來去由它。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馬上又到了“綠蟻新杯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季節(jié)了。明月照積雪,蒼山映白簾。那簾下有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孟郊,也有金榜提名,洞房花燭的你我。雖歌千年,又夾四季,但那份激動與喜悅至今猶記。只不過,在時光的白雪中,我們都已學會了喜不外露,淡然以待。寒風吹不皺眉頭,冰雪壓不斷梅枝。煮一壺年華的烈酒,溫一杯歲月的清茶,將這一生不急不緩地走下去,走到時光的盡頭。你來我往,各自珍重。曾經(jīng)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再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