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美? 2023? 05? 01
誦讀《孟子》第55天
滕文公章句上
凡五章
【原文】
?? 5.3.3、夫(浮)滕,壤地褊[貶biǎn]小,將為君子焉,將為野人焉。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請野/九一而助,國中/什一使自賦。卿以下/必有圭[歸guī]田,圭田/五十畝。余夫(fu1)/二十五畝。死徙[洗xǐ]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池),則/百姓/親睦(木)。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yǎng)公田。公事畢,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別野人也。此其大略(掠)也。若夫(?。櫇芍?,則在/君/與子矣?!?
?? 【釋義】
???? 5.3.3、而滕國,雖然土地狹小,但一樣/有官吏,一樣也有在田野里耕田的農(nóng)民。沒有官吏,就沒有辦法管理農(nóng)民,沒有農(nóng)民,也就沒有辦法養(yǎng)活官吏。我建議在郊野實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城/實行十分抽一的稅法,讓人們自行交納。國卿以下的官吏必須要有供/祭祀用的田土,每家五十畝;還有剩余的勞動力/就再給二十五畝。死葬/和搬遷都不離開本鄉(xiāng)本土,共一/井田的各家,人們相互友愛,互相幫助,有疾病時互相照顧,這樣百姓就友愛和睦了。方圓一里為一個井田,一個井田為九百畝,當(dāng)中/一百畝為公田,以外八百畝/分給八家為私田,這八家共同/耕種公田;先把公田耕種完畢,然后才能做私事,這就是管理/農(nóng)民的辦法。這只是一個大概情況,至于/怎樣去/修飾調(diào)度,就要靠/國君和你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