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成為金句模板,長跑和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之間的平行關(guān)系也深入人心。不過,只對跑步、鐵人三項這類非對抗性運動的村上君,遠非作家群體中唯一的硬核體育愛好者。運動也有更多與文字互動的方式。趁著東京奧運會還未結(jié)束,本期節(jié)目請到了大衛(wèi)·福斯特·***士網(wǎng)球評論集《弦理論》的譯者林曉筱和播客「翻轉(zhuǎn)體育」的主播滑輪,在充溢著冠軍崇拜和天才敘事的時代,在寫作中重新思考體育精神,打開賽場外的世界。
長跑、自行車……小說家們是不是會更偏愛非對抗性的運動?近五十年來,描寫運動員生活的作品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轉(zhuǎn)向?大衛(wèi)·福斯特·***士曾寫到,由于球拍的技術(shù)革新,力量型的選手在網(wǎng)球場上越來越有優(yōu)勢,因此費德勒的靈動球風才如此珍惜。如何理解科技之美和運動追求極限之美二者之間的張力?疫情讓東京奧運會成了有史以來第一次觀眾席空空蕩蕩的的奧運會。賽事轉(zhuǎn)播意味著什么?我們?yōu)槭裁磻涯瞵F(xiàn)場觀賽?
【嘉賓】
林曉筱,譯者,譯作《弦理論》《永遠在上》《馬與人》。
滑輪,《翻轉(zhuǎn)體育》與《NBA擋拆》播客主播,JustPod制作人,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法學院法律博士(J.D.)。
【主持】
鐘娜,中英雙語寫作者,譯者。譯有《聊天記錄》《正常人》。(豆瓣ID:阿棗)
【時間軸】
04:59 從機械報道到主動創(chuàng)作:不同類型的體育寫作
09:15 大衛(wèi)·福斯特·***士:不擅長打網(wǎng)球的數(shù)學天才不是好作家
15:46 村上春樹的長跑和J.M.庫切的自行車:自律型作家偏愛非對抗性的運動?
30:47 體育寫作打開賽場外的世界:看見輸家,看見意外事件
32:42 美國橄欖球運動員創(chuàng)辦網(wǎng)站The Player's Tribune,讓運動員自己的寫作成為可能
36:32 從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到“量化時代”的體育英雄——成績可以被測量,人的精神力量也是嗎?
41:28 賽事轉(zhuǎn)播的視角是經(jīng)過篩選和凈化的,現(xiàn)場觀賽則是自由選擇的
49:13 比賽中的冠軍敘事,作為日常生活的補充,給觀眾投射與期待
【節(jié)目中提到的書】
《我的世界我的夢》姚明 著
《英國足球地理》顏強 著
《弦理論》[美]大衛(wèi)?福斯特?***士 著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日]村上春樹 著
The War against cliché by Martin Amis
《極度狂熱》[英]尼克?霍恩比 著
The Breaks of the Game by David Halberstam
《沒有個性的人》[奧地利]羅伯特?穆齊爾 著
《此時此地》[美]保羅?奧斯特、[南非] J.M.庫切 著
【出品人】蔡欣
【主理人】貓弟
【統(tǒng)籌&監(jiān)制】何潤哲
【策劃】鐘娜
【后期制作】AURA.pote
【視覺設(shè)計】孫曉曦 費夢緣
【音樂】
片頭 上海復興方案 - Queen of Sports
片尾 上海復興方案 - Spring in a Small Town
【文字整理】彭伊柳 S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