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辈恢欠裼腥擞浀?,有個女子,與我們共同分擔寒潮,風雷,霹靂,與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hello,廣播前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人物檔案,這里是西華師范大學行署校區(qū)飛揚之聲廣播臺。我是茜木,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舒婷的人生。
舒婷崛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詩壇,她和同代人北島、顧城、梁小斌等以迥異于前人的詩風,在中國詩壇上掀起了一股“朦朧詩”大潮,她是中國當代女詩人、作家,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舒婷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從這方面說,她的詩并不“朦朧”。舒婷的散文敘述輕靈而富有詩意,語言風格機敏、俏皮。其詩歌善于用細膩的情感體驗表現女性獨有的魅力。溫柔端麗,這四個字是詩評界對舒婷詩歌風格的評斷。雖然早期舒婷的詩歌受到諸多批判,但她依舊用實力在詩壇站住了腳。當選了福建省文聯主席以及作協副主席。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對舒婷的詩歌《神女峰》評價頗高,這也是舒婷比較出名的詩歌。
舒婷擅長于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握復雜細致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她的詩歌充盈著浪漫主義和理想的色彩,對祖國、對人生、對愛情、對土地的愛,既溫馨平和又潛動著激情。在朦朧的氛圍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朧而不晦澀,是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guī)現象中發(fā)現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在她的筆下這種發(fā)現既富有思辯力量,又楚楚動人。
舒婷最初一批散文作品是知青時代人生經歷的回顧和反思。如《潔白的祝福》、《夢入何鄉(xiāng)》、《在澄澈明凈的天空下》等。在評論界,一首受到大眾喜歡的詩歌《雙桅船》。這首詩是獨屬于他們那代人的精神象征。前方是未知與朦朧,是渴望前行。整首詩悲調的語言中暗含著希望。這雖是對他們那代人的描寫,但誰年輕時不曾是這樣呢?我們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希望的青年人。
本期的人物檔案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文字編輯:李小芳
文稿審核:于佳艷
部分文字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