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木雕在唐宋時期就已有制作,隨著工藝的進(jìn)步,在明清時期逐漸形成以玲瓏剔透,金碧輝煌為特點的金漆木雕。金漆木雕的制作采用的是名為“髹漆貼金”的特色工藝,“髹”指的就是“涂漆、上漆”。工藝師在木雕完成后,會在表面涂上一層漆,在漆未干時貼上片片金箔。等到漆完全干透,金箔就會與木雕緊密貼合,使得作品金光璀璨,富麗堂皇。
香爐罩,也叫宣爐罩,它是潮汕地區(qū)木雕大類——神器木雕的一種。由底座和罩兩部分組成,罩面、罩頂開孔,四周則用精美的木雕裝飾。香爐罩平時放在家中大廳或書房的幾案上,每逢喜慶之日或是祭神祀祖時,便將香爐置于罩內(nèi),爐中焚燒香料,香氣便會從空洞中縈繞而出。
這件小巧玲瓏的方形香爐罩出自潮汕地區(qū)木雕先輩之手,它糅合了圓雕、浮雕、沉雕、通雕、鋸?fù)ǖ竦榷喾N技藝,配合上推光漆和髹漆貼金工藝,使得整件作品通透立體、富麗堂皇。
作品底座四周圍欄的欄板左右兩側(cè)嵌有“石隆”紋,中間則飾以沉雕“楚尾”。下方束腰處嵌有鋸?fù)ň聿菁y枋欄。四根腿足則是傳統(tǒng)吞頭銜朵花的淺浮雕,下面還爬伏著四只圓雕小獅子。
上方的方罩則以推光漆為框架,四面采用多層樓通雕技藝表現(xiàn)了古代人物、神話傳說、博古靜物、花鳥蟲草四種題材,層次豐滿,布局立體。其中的人物衣袍、博古花瓶以“托底浮花”表現(xiàn),細(xì)刻精湛,實屬罕見?;B蟲草則姿態(tài)各異,妙趣盎然。
香爐罩的制作集木工、木雕、推光、貼金等工藝于一體,精細(xì)繁復(fù)而費工耗時,如今難見有木雕工藝師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