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外之意 · 第 147 期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這次的題目是:《當(dāng)我參加葬禮時我在想什么》。
在本期節(jié)目中,我們提到了經(jīng)典喜劇浪漫電影《四個婚禮與一個葬禮》與另一部經(jīng)典電影《葬禮上的死亡》。本期也包含了大家和我們分享的人生百態(tài)的故事與我們對于一些喪葬風(fēng)俗的討論。
葬禮是不僅關(guān)于逝者,同樣關(guān)于生者,其中有愛,有恨,有遺憾,也有痛苦的共振。
那么,你有參加過什么讓你特別難忘的葬禮嗎,為什么?
葬禮上有沒有什么人,或者什么事讓你吃驚呢?
對此,你有什么感想嗎?
“小時候在老家農(nóng)村參加過葬禮。農(nóng)村的葬禮的哭喪文化讓小小的我深感震撼。哭在這個場合,集表演功力、爆發(fā)力、耐力于一體?;蛘哒f很多農(nóng)村的女性都將葬禮的哭泣當(dāng)作一次發(fā)泄,我外婆生前在世的時候經(jīng)常去一些不是很熟的親戚的葬禮上,大哭一場。家里人因此嘲笑她,但我覺得那可能是她的發(fā)泄口?!?“我媽媽去世的時候年紀不大,是我23歲的時候。葬禮時候只有我一個人跪著回禮,但是一直跪著的時候就好像回到了小時候,仰視所有人來來往往,很多人不想跟任何人對視,也可以說是畏懼對視。我知道他們在用同情的眼神打量我。又或許想在我臉上找到悲傷或者崩潰的表情,以滿足他們對別人內(nèi)心的窺探欲?;叵肫鹉莻€場景,我好像附身在一個第三視角的其他人身上。好像我在房頂看一屋子人表演,有些大人,我小時候就很討厭,長大了也很討厭我媽生病的時候也沒怎么看望,但是哭的時候嗓子扯得比誰都大。還試圖跟我表演出哭作一團的場景出來,還不停的跟我重復(fù)你沒媽媽啦,你以后沒媽媽啦,我都不知道怎么反應(yīng),只能僵硬著看她臉上的鼻涕。甚至有點想笑,我的悲傷只在出殯,把骨灰送墳上山的時候,因為公墓在我鄉(xiāng)下老家經(jīng)過的路,小時候一直走的路。有我跟媽媽的回憶,這個時候我才真的流淚,人很奇怪,是我太自私嗎?我是在悲傷媽媽失去了生命,還是在悲傷世界上少了一個對我好的人呢?”
“有一個拍了好幾季的美劇主角團之一的演員自殺去世了,有一集就專門拍了這個角色去世。親近的人為他準備葬禮,當(dāng)時我還挺不理解演員去世了,但角色也不一定得寫死吧。
后來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劇拍了這么多季,演員們關(guān)系肯定也很好。他們一定也很舍不得去世的同事,所以葬禮是對演員和角色同時的告別?!?“印象很深刻,很小的時候要參加我三奶奶的葬禮,我對死亡沒有概念,但因為葬禮要穿黑色衣服,媽媽給了我一件斗篷一樣的小外套,還有一個銀色的小胸針。我特別喜歡,非常期待葬禮。那天能穿上,所以問我媽怎么不能立馬辦葬禮,非要等到周五?!?“最難忘的葬禮是讀研期間田野調(diào)查趕上的一場貴州苗族葬禮,當(dāng)時是一個考察安順地區(qū)苗族洞葬習(xí)俗的項目。走訪過程中,有個苗族大哥突然提到,明天家里一個親戚出殯,你們要不要來參觀?我的香港導(dǎo)師欣然答應(yīng),逝者是這個大家族的一位老人,到了葬禮當(dāng)天,離大老遠就已經(jīng)停不下車了。我們不得不。沿著混雜著車指人指渣,扛著紙房子的親戚的鄉(xiāng)間小路,走到逝者的家里,家門口路上遇到一頭牛,被用紅繩牽著,說是到最后會宰殺拖走亡靈。進到主院,像趕大集一樣走不進去,大家面無悲色,完全沒有人在哭,好像只是在走親戚。苗族大哥們跳著吹蘆笙,大姐有的嗑瓜子,有的跳舞,穿著也沒有什么披麻戴孝的講究,紅的綠的啥色兒都有。孩子們又跑又笑,后來我們被允許可以進到堂屋瞻仰一下棺材,
當(dāng)然是蓋著蓋子的。說實話,如果不是看到了這個東西,完全沒有一個漢族人會認為這是在半藏禮。后來走訪問過,至少在這個地方,只要是自然死亡的苗族老人,葬禮都是這個習(xí)俗,而且不分男女。這個葬禮令我感動而震撼,一下子想到鼓盆而歌的莊周,想到黑人抬棺,我想如果我的葬禮上所有人都在笑和開派對,沒有人悲傷和哭泣。我死了都會笑醒?!?“本來沒想評論,因為才經(jīng)歷了爺爺?shù)脑岫Y,太悲痛了。但是突然想起來,其實葬禮那天沒什么印象深刻的,倒是葬禮前一天,我和哥哥弟弟一起聚在家里吃飯,吃的是爺爺生前做的最后一頓紅燒肉。我們一邊吃一邊流淚一邊分享和爺爺?shù)姆N種小事,童年的呵斥責(zé)罵,少年的關(guān)懷與偏愛,成年后的體諒與憐愛”
“我爸有個朋友跟本市著名寺廟的住址很熟,他母親先逝的時候在寺里。辦了大型超度法會負責(zé)儀式的年輕和尚太帥了,唇紅齒白,五官英俊,而且他穿的婚紗跟所有人不一樣。是更高級一些的薄紗,我媽說她磕頭都比別人磕的好看,有色心沒色膽的,我全程都在盯著她看。終于理解女妖精為什么愛唐僧了?!?“奶奶的葬禮連續(xù)放了三天三夜哀樂,每天都一直有好多人來,最后送走的時候門前一直到馬路上全跪著人聽我奶奶的生平,我因為是女人都不讓跟著火化上山,姑姑們邊哭邊爬想跟著一起。后來過了幾年爺爺走的時候還在封控,非常冷清,好像什么講究都沒有了,僅有的幾個人包括我一起跟著火化埋葬。我自己完全明白不讓女人去,來月經(jīng)的女人不讓祭拜什么的是過于陳舊的東西,也覺得人已經(jīng)不在了這些儀式只是安慰還在的人,但又因為特殊時期帶來的巨大的落差感到唏噓,忍不住想爺爺像是在意面子排場的人,而最后農(nóng)村葬禮那套繁雜的流程和忌諱都在匆忙中一切從簡的結(jié)束了”
“這個我最有發(fā)言權(quán)了,在對象爺爺葬禮上,一大群人在跪地哭喪,爺爺?shù)拿妹美瞎媚棠檬持钢钢?,讓我對著爺爺?shù)墓撞模l(fā)誓生二胎,生兒子!生個上墳的!我差點把她手指瘸折,后來她看見我都繞著走,我從此一瘸成名…誰誰誰家兒媳婦不好惹![并不簡單]”
“當(dāng)時爺爺?shù)倪z照是我去做的。前年他去世的時候92歲身份證上的照片應(yīng)該是80幾歲的時候照相館的人說放大太糊了,而且我也覺得那張精神頭不好,就用了一張,
他大概六七十歲的照片。他平時也很愛干凈,要好看,我覺得他會喜歡讓別人最后記住他是這樣子,盡管有親戚認為這會讓人以為他就很年輕就去世了?!?“六歲那年參加我爸的葬禮,印象很深的是有兩件,
一是媽媽哭著對我說,爸爸再也不疼了,因為爸爸患癌去世,走前哀痛難忍。另一件事那天我一直沒哭,直到繞遺體三周后準備火化時,看到了爸爸穿的布鞋,大概是為了火化方便,不讓穿皮鞋。我這才哭起來,因為我覺得那雙花布鞋很丑,穿著講究的爸爸一定不喜歡。感覺自己好像從那天以后就再也沒有長大了,爸爸媽媽永遠是爸爸媽媽,不會成為爸,媽?!?“有個年輕男同事死的時候才25歲,溫和,優(yōu)秀,認真,因為感冒突發(fā)心肌炎,兩天就死了。是香港傳統(tǒng)葬禮,有像跳大神,跳火盆的環(huán)節(jié),對比她日常白襯衫,皮鞋的正裝。很不真實,很多他的同學(xué)朋友來參加,一個個都朝氣蓬勃,背著雙肩包,仿佛馬上就要去打一場球賽。大家都終將老去,唯有死者永遠年輕。”
在節(jié)目的最后,也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接受很好的死亡教育,大家可以大大方方,不必忌諱,不必用一些很隱晦的詞把那個死、殺都打上引號。
讓我們正視這件事,每一個人都會死。我們每個人最終要面對的這個話題,如果我們在活的時候沒有好好機會了解、面對它,就很像最終要上戰(zhàn)場的時候,我們手上沒有任何的武器。
也希望通過本期節(jié)目,我們也看到在葬禮背后那復(fù)雜的種種,生命的尊嚴,感情的分量,人的復(fù)雜。
/Staff/
主播 | @在也門釣鮭魚 @尉遲燕窩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yún)⑴c話題征集,請留意兩位主播的微博
/聯(lián)系我們/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