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發(fā)布日期:2021年10月25日
博文類別:理解孩子內心類
博文來源:鄭委老師家庭教育直播答疑第八講
朗讀:河南洛陽 劉丹丹
正文:
如果問家長“孩子學習有什么問題嗎?”相信那就太多了。
小到寫作業(yè),磨蹭拖拉,大到成績不好,甚至不去學校。
現(xiàn)在那么多的教育機構,那么多的學校,那么多的家長,每天盯著孩子學習,甚至孩子從記事起都在學習,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為什么得到的結果,竟然是很多孩子不愛學習,不想學習,不愿學習,甚至根本不學了呢?
看著高考完的孩子在學校把書撕成碎片,從樓頂往下扔,然后天女散花一般,這到底是為什么???
這些孩子內在世界對學習有多不喜愛、多不喜歡啊?
他們會不會上了大學就不再好好學習,甚至走上社會再也不讀書了呢?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就不愛學習,就不想好。
其實不是的。還記得孩子小時候對你說過的話嗎?
“爸爸,我以后要當醫(yī)生?!?“媽媽,將來我要掙很多很多錢,給你買大房子。”
“我下次一定能考100分?!?哪有不想學習好,不想努力的孩子,他只是做不到而已。
為啥想做做不到呢?
因為,人往往是被慣性推動的,并不是被理性推動的。
如果慣性停不了,那些想做到的理性,其實根本做不到。
舉個例子:
看到孩子的毛病,你就愛嘮叨。這是你的慣性。
然后你聽了課,知道了“不要總是嘮叨,越嘮叨孩子越逆反”。
等你又見到孩子的毛病時,你忍了一會兒,然后憋不住又開始嘮叨孩子。
這就是慣性使然。
曾經每個孩子都非常努力過,努力的過程中,他可能不會,也沒人一步步教,同時遇上了負能量的父母、老師、成人,不懂得怎么引導孩子正能量。
因為結果不好,父母不斷地用否定、要求、指責、打罵、比較、挖苦等等負能量的方式,讓孩子越來越覺得“我不夠好”“爸爸媽媽不喜歡我”“我真的不行”又或是”爸媽因為我的學習不開心,我不能討厭爸媽,那我就討厭學習“,最后,孩子變得越來越負能量。
這都會造成很多孩子靜不下來,學不進去,學不出來,同時出現(xiàn)叛逆、糾結、無聊等問題。家長又開始去解決新的問題,而不去看到這種模式的存在。
一個人想改變模式,有外力和非外力的方式:
外力方式有如下幾種:
一是在“監(jiān)獄”里面每天被訓練,這種強有力的外力會讓人改變。
二是“軍事化管理”也能改變人的模式,使得每個人都是同一個模式。
三是大事件刺激。比如,突然喪父,不得不頂起整個家,模式改變了;但也有可能是,被悲傷打倒了,站不起來,模式也改變了。
這三種外力方式都能讓人改變慣性模式,但是,它不應該用在人的教育上。
如果不用外力的方式,就只能用愛的方式,這種方式非常艱難,但是再艱難也得做。
第一、激發(fā)出主觀意愿。這是幫人的第一步。
第二、看得見原有模式。也就是內觀。
第三、確切“知到”(知道并做到)正確模式。
第四、有效方法和途徑。
第五、不斷重復正確模式。
第六、恩威并施外力加持。這是環(huán)境。
第七、增加自己的意志力和自控力。
第八、在反思總結中堅持。
第九、在反反復復中進步。
第十、迎接突然一天的到來。
這是改變慣性模式的 十個步驟,是一個人自我改變的秘密。
當然,人的改變是非常艱難的, 需要:一是我們要戰(zhàn)勝的其實是自己,這本身就很難;二是我們身邊要有真正愛你的人,真正能對你寬嚴有度的人,真正愿意陪我們經歷整個過程的人,這很難找到。
所以,也請父母們多多換位思考,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幫助,少一些指責和要求。